9醫學中心30年前上書拒分級 今輕症塞爆!只能「穿著西裝改西裝」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分級醫療不彰,許多輕症直衝醫學中心造成急診壅塞,「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副召集人陳志鴻教授指出,健保開辦時因9家醫學中心院長聯名反對,衛生署迫於壓力取消強制轉診,若當年政治上堅持轉診制度和分級醫療,今日情況或許不同,現在只能穿著西裝改西裝,集思廣益如何改善醫療資源分配和醫療現況。 2025/02/22 20:20 生活 醫藥
醫學中心門診量設限惹議 衛福部長:適當配套不影響財務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為了落實分級醫療,今年推行醫院個別總額,並要求醫學中心門診營收占比須低於55%。衛福部長邱泰源今日表示,醫學中心應著重處理急重症跟住院,門診由分級醫療來分擔,醫學中心門診比例不應太高,當然會也有適當配套,不會讓醫院財務在健保改革過程中受影響,讓醫療運作順暢。 2025/02/21 13:58 生活 醫藥
新光三越氣爆|賴清德赴醫院探視 機電3工人燒傷最嚴重住加護 【記者施智齡、王煌忠/連線報導】總統賴清德今到台中探視新光三越氣爆事故傷者,盼傷者早日康復,他說,每次意外都是社會的損失,也對家庭造成很大傷害,請相關部會協助各地方政府做好公共安全工作,避免意外發生。另,針對空軍勇鷹高教機今失事,飛行員所幸獲救,賴清德表示,希望立法院能百分之百支持國防和外交,國防遭刪凍預算的情況能獲得補救,以提高國軍士氣,同時也向國際表達台灣守護國家的決心。 2025/02/15 13:43 政治 黨政要聞
新光三越氣爆|35傷其中6人加護搶救 死傷者每人慰助金1萬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中新光三越今早(2/13)發生氣爆,截至21:00根據緊急醫療服務(EMS)及醫院回報統計,目前傷患統計35人,包含急診留觀3名、一般病房8名,加護病房6名,OHCA3名、出院15名。衛生福利部說明,澄清中港醫院多2名自行就醫的傷患,其中1人急診留觀;中國附醫急診留觀1人轉加護病房。 2025/02/13 21:30 生活 醫藥
急診塞爆!11大醫事團體齊呼 輕症先至社區醫院強化轉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日全台醫院急診塞爆,主因流感與諾羅病毒流行,加上寒流來襲,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11大醫療團體共同呼籲,民眾出現類流感症狀先至社區醫院與診所,經醫師判斷有需要再轉至急診,將急重症醫療資源讓給最需要的病人。醫改會則呼籲政府儘速從病床調度管理政策、強化轉診機制著手。 2025/02/13 17:56 生活 醫藥
新光三越氣爆|最感人一幕!他跪地CPR全場喊「Respect」:是英雄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台中市台灣大道旁的新光三越百貨今天上午發生嚴重氣爆,威力連距離600公尺的台中市府都感受的到,統計已造成4死26傷,醫護人員仍在搶命中。事發現場滿目瘡痍,但卻有民眾在路上對著倒地傷者CPR,讓網友感動地寫下,「這位路人能夠克服恐懼伸出援手為他人做CPR,真的是充滿勇氣的行為。Respect!」 2025/02/13 16:51 社會
新光三越氣爆|6人受困電梯救出 搜救犬進災難現場尋生還者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新光三越百貨台中店今天上午傳出氣爆意外,截至下午3時止,統計已造成4死26傷,台中消防表示,12樓氣爆較為嚴重,受波及樓層為9至12樓,現場滿目瘡痍,警消在現場逐層搜索傷患,特搜隊也出動搜救犬到場支援,尋找可能受困者。 2025/02/13 16:51 社會 突發現場
數字說話|工會控訴護理師離職潮 衛福部:醫學中心3個月增300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春節連假醫院急診室塞爆,衛福部評估是流感疫情處流行期,即便春節後每天急診降為2.7萬人,仍相當於平常假日的量,等待住院人數偏高。護師工會指出原因之一是護理師離職潮,衛福部照護司表示,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全台醫學中心護理師總計約3667-3928人,人力增加不太可能關病床,這會減少醫院收入,邏輯不通。 2025/02/12 15:59 生活 醫藥
新生兒罕見棒球大肺腫瘤!北榮成功搶命 小寶重生頭好壯壯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黃小寶在媽媽肚子裡被檢查出罕見先天肺部呼吸道畸形,腫瘤從桌球大小逐漸跟棒球一樣大,腫瘤佔據肺部體積超過70%,壓迫心肺也造成胎兒水腫與腹水,台北榮總跨專科團隊全力搶救,讓媽媽足月剖腹產下孩子,順利手術切除腫瘤,如今黃小寶呼吸狀況穩定無需使用呼吸器,進食和發展與同齡孩子無異 2025/02/05 11:47 生活 醫藥
有片|潛水教練「同大S病程」!流感併發肺炎2天休克 加護插管近月救回(獨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8歲女星大S(徐熙媛)染流感併發肺炎,猝逝於日本令各界震驚。新光醫院日前也將一名流感併發肺炎、肺栓塞且氣胸的55歲蔡男子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男子自認健康沒打疫苗,沒想到先後染上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雙毒齊攻讓他瀕死裝上葉克膜,在加護病房住了一個月才出院。 2025/02/04 22:02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