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伊科11型重症增 台大醫示警:三月以下新生兒最危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往年腸病毒重症多為71型或D68型,去年底開始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增加,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表示,台灣很多年沒有流行伊科病毒,上次病例較多發生在2018年,現在孕齡婦女多數沒感染過伊科病毒,導致新生兒欠缺抗體保護,三個月以下嬰兒特別危險,容易侵犯腦、心、腎。 2025/03/25 18:37 生活 醫藥
腸病毒伊科11型又奪命 未滿月男嬰發病一週敗血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腸病毒伊科11型又奪命!疾病管制署今(3/25)日公布國內今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為北部三週大早產男嬰,3月中旬陸續出現血氧低、心搏過緩、肝炎、血小板下降等敗血症徵候,發病一週後於3月17日死亡。今年累計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含2例死亡),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2例是未滿1個月嬰。 2025/03/25 15:40 生活 醫藥
安特羅公開腸病毒71型疫苗完整三期數據! 保護力99.21%、100%降低住院率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國光生技子公司安特羅生技(6564)公佈安特羅腸病毒71型疫苗(EnVAX-A71)完整三期臨床試驗報告數據,保護力高達99.21%,100%有效降低因腸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住院機率,因擁有優異的保護力和安全性數據,將積極拓展深受腸病毒疫情所苦的東南亞市場,並已於今年二月底向澳門送件提出藥證申請。 2025/03/06 11:04 財經
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未滿月女嬰染這一型 發病8天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2/27)日公布國內今(2025)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起初因輕度呼吸急促及活動力降低收住新生兒病房,後續出現發燒、呼吸困難及發紺,發病8天後不幸因多重器官衰竭及新生兒敗血症死亡,檢驗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02/27 13:59 生活 醫藥
流感延燒!網友爬舊聞「精油滴口罩」有效? 醫師給答案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流感疫情持續延燒,人心惶惶。有網友在社群發文「聽聞15分鐘精油可殺菌,那滴在口罩可以嗎?」,結果一票人推薦阿嬤神物「白花油」,但醫師建議,精油、白花油無法完全預防流感,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才能降低感染風險。 2025/02/26 13:19 生活 醫藥
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早產嬰嗜睡、呼吸喘 併發敗血和腦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南部一個月大女嬰成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疾病管制署表示,女嬰1月底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及餵食困難,發病3-4天後開始呼吸急促、血氧偏低及心跳過慢,急診在腦脊髓液驗出腸病毒,併發新生兒敗血症和腦炎,目前住院一週已從加護病房轉到中重症病房持續治療,病況改善不錯。 2025/02/11 20:05 生活 醫藥
獨家專訪|高端捐流感疫苗!總座嘆政府採購兩難 憶2度缺貨韓國3倍價瘋搶 【記者林巧雁、王煌忠/台北報導】藝人大S赴日旅遊感染A流猝死引起民眾恐慌,搶打疫苗引起大缺貨,高端疫苗決定釋出僅存的300劑自費流感疫苗明起供民眾施打,每打一劑捐出1000元做公益。高端總經理李思賢接受《知新聞》獨家專訪,回憶2016、2019年都曾爆發流感疫苗缺貨,韓國甚至以3倍價瘋搶,一個晚上倉庫2萬劑被搬光。他說,流感是季節性疫苗,政府採購真的很難,採購太多打不完丟掉被罵浪費,採購不夠民眾瘋打也會抱怨,廠商臨時生產也來不及。 2025/02/06 16:23 財經
台南提前6天開學!這區國中生還要回國小上課3年 原因曝光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市4月19至24日將舉辦全中運,各級學校跟著停課,因此調整寒假提前6天開學,其中楠西國中更無奈,校舍受0121地震影響變危樓,得花3年重建,全校106位學生今天改至楠西國小借場地上課,笑說「又回到母校了,準備再畢業一次」。 2025/02/05 12:21 生活 文教
讓爸媽鬆口氣! 台中定點臨托增至6處 收費標準曝光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為了讓照顧嬰幼兒的父母有個喘息空間,台中市府社會局在去年推出「定點臨時托育服務」,為忙碌的家長提供彈性的育兒選擇,舒緩照顧壓力,為擴大服務量能,市府規劃在西屯區和豐原區2處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從10日起開辦定點臨托服務,加上原本的南屯區、北屯區、沙鹿區及大里區4處,台中市定點臨托據點數將增加至6處,讓更多家長受惠。 2025/02/04 19:41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去日本染流感僅5家保單理賠 一家4口保費不到2千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大S因A流在日本猝死震驚台灣,春節後接續228及春假,不少國人仍有出國旅遊計劃,近日起氣溫下降,增加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傳播的風險。旺旺友聯呼籲,近期投保應以「法定傳染病保障」為首要考量,才會理賠A型流感。保險專家則指出,旅平險費用只要幾百塊,建議大家出門「保平安」,出國萬一身體不適才不會因為擔心醫藥費太貴而遲疑就醫。 2025/02/04 18:48 財經 金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