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核三重啟公投|AI資料中心耗電如1座城市用量 供電不解決「大廠不敢來了」

核三重啟公投|AI資料中心耗電如1座城市用量 供電不解決「大廠不敢來了」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8月23日將迎來重啟核三公投,焦點在於是否讓核三廠延役,隨著AI時代來臨,帶動資料中心及半導體廠需求,這些大型運算設施需要龐大的伺服器群與冷卻系統,單一資料中心的耗電量可能相當於一座中小城市的總用電,文大經濟系教授柏雲昌表示,當AI資料中心與半導體製造同時擴張,台灣能源供應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若不提前布局,可能出現供電吃緊;能源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李敏則表示,若不解決電力問題,「大廠可能連來都不來了」。
核三公投辯論4|跳過反核少女吳亞昕!黃國昌批民進黨墮落 就問AI電從哪來

核三公投辯論4|跳過反核少女吳亞昕!黃國昌批民進黨墮落 就問AI電從哪來

【記者施智齡、吳珍儀/台北報導】距離重啟核三公投投票剩10天,中選會舉辦的第四場正反方辯論會今早登場,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對上僅20歲的反方代表吳亞昕。黃國昌批評民進黨政府能源轉型大跳票、大失敗,綠營權貴是唯一受益者,他坦言曾反對核電,但閱讀國際多國資料、向產業界請益,了解核電問題可透過科學解決 。吳亞昕反批,2018年黃國昌曾受公民團體邀請擔任反核代表,並宣稱追求非核家園是其不變的價值。而核三廠有恆春斷層通過,安全有疑慮,加上核災風險、核廢料的處理無解,因此反對核三重啟。
核三公投辯論4|黃國昌憂台灣禁不起光電板摧殘 諷台電跌倒「綠油油吃飽」

核三公投辯論4|黃國昌憂台灣禁不起光電板摧殘 諷台電跌倒「綠油油吃飽」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距離重啟核三公投投票剩10天,中選會舉辦的第四場正反方辯論會今早登場,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對上僅20歲的反方代表吳亞昕。黃國昌批評民進黨政府能源轉型大跳票、大失敗,台灣已淪為「台電跌倒,綠油油吃飽」,綠營權貴是唯一受益者;他坦言過去曾反對核電,但閱讀國際多國資料、向產業界請益,核電問題可透過科學解決,黃強調,核廢料選址不是一個人片面指定,應從下而上進行社會溝通,在公開透明環境做出最有智慧選擇。
美國對等關稅正式生效!下一步呢 美媒曝各國私下續爭取豁免

美國對等關稅正式生效!下一步呢 美媒曝各國私下續爭取豁免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向貿易夥伴開徵的「對等關稅」,正式於美東時間8月7日零時1分(台灣時間中午12時1分)正式生效,稅率由最低10%、至巴西以及印度臨時被加徵至50%為最高,台灣則為20%。但美媒指出,迄今許多火速達成的協議仍有關鍵細節未敲定,或甚至雙方有不同解讀,包括日本以為的15%並非真正15%,不少國家也正私下遊說白宮爭取豁免,隨著川普重塑全球經濟秩序,貿易談判距離落幕仍有一段距離。
校園菸毒氾濫!國高中使用比率創新高 藍白委拋「3策略」補破網

校園菸毒氾濫!國高中使用比率創新高 藍白委拋「3策略」補破網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台北市議員陳宥丞今(7/7)日召開「校園菸毒氾濫 ‧ 強化源頭管理補足校安破網」記者會,呼籲中央機關應跨部會積極攜手訂定毒害、菸害聯防機制,強化菸毒害防制。李彥秀提出三項策略,包括邊境管理、阻絕流通、校園防堵,檢討旅客通關查驗流程、突破新興通路查緝困境、精進校園毒害防制識能,保護學生免於菸害毒害。
賴政府拆招美對等關稅大棒!採購投資誠意滿載 黨政人士曝樂觀跡象

賴政府拆招美對等關稅大棒!採購投資誠意滿載 黨政人士曝樂觀跡象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對美國關稅談判成果帷幕將掀開,行政院、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近來三緘其口,避談稅率估算,事實上去年政院嗅到關稅變動可能性,在新成立的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下組「台美經貿工作小組」拉高對美磋商層級,同時也展開資源盤點,並透過總統賴清德前後幾場公開場合及投書,替美國深深在意的貿易失衡給出解方。黨政人士評估3點跡象,樂觀表示台灣對等關稅稅率不可能差,台灣若受打擊,全世界也都躲不過。
非核滿月盤點3|政府增建燃氣發電難解碳排 揭美國商會話外之音

非核滿月盤點3|政府增建燃氣發電難解碳排 揭美國商會話外之音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美國商會10日指出,台灣的能源存在2大問題,一是供電恐難以支持半導體和AI產業發展,其次是乾淨能源推行速度太慢,隔天經濟部跳出來澄清,重申今年已新增逾480萬瓩燃氣機組,有專家提醒,「燃氣只能作為發展乾淨能源的過渡期,台灣應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等多元能源,才能符合美方期待。」
非核滿月盤點2|大廠搶光綠電讓再生能源市場失衡 專家提3大解方

非核滿月盤點2|大廠搶光綠電讓再生能源市場失衡 專家提3大解方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灣捨棄核電後,讓再生能源等綠電角色更吃重,隨著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國際減碳政策上路,企業爭相布局綠電,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也在股東會上表示,「所有綠電能買的都會買」,再度引起外界關注,綠電是否都會被大廠「買光」疑慮。據產業界與學者觀察,這波大型企業的綠電搶購潮,除了擠壓中小企業取得空間,更顯示現行綠電市場制度在「沙盒計畫」與「電證合一規範」上有需彌補漏洞。
非核滿月盤點1|興達偷開機、中火全開爭議頻傳 專家:去核後供電調度逼極限

非核滿月盤點1|興達偷開機、中火全開爭議頻傳 專家:去核後供電調度逼極限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灣邁入非核家園已滿月,期間卻陸續傳出興達電廠與台中火力發電廠被多次揭露有「未排入備轉卻實際發電」情況,引發外界質疑是否暗中支援基載電力,台電則數度召開記者會澄清,強調機組啟用屬於正常的調度機制、並非偷跑,但是否也反映台灣電力系統儲備容量接近極限? 文化大學經濟系教授柏雲昌指出,這些未公告運轉的案例其實是反映供電的壓力。「尤其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時段,夜間電力缺口愈發明顯,台電在調度上的緊繃狀態將有挑戰」。中經院副研究員陳中舜則表示,此現象的確反映出台電面臨電力負載不穩,可能需要臨時啟用非計畫性機組以因應尖峰需求,「不見得是偷開,但的確顯示系統餘裕不足、調度壓力較高。」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