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翻轉人生!先失性眼疾重獲視力 2歲童靠開創性基因療法能讀寫

國際 寰宇要聞
2025/02/21 13:32
黃惠瑜 文章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生來即患有罕見疾病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以下簡稱LCA)的幼兒,出生時視覺嚴重喪失,若沒有治療,日後恐完全失明。所幸,一項英國眼科研究團隊最新發表的論文顯示,4名罹患LCA的1歲至2歲幼兒,接受開創性基因療法後,如今已進展至能辨別父母臉孔,甚至能讀寫的狀態,為此類罕病病患與其家人帶來改變人生的新希望。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示意圖。AI生成圖片 zoomin
示意圖。AI生成圖片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與《衛報》2月20日報導,倫敦眼科專家使用實驗性基因療法,幫助4名1至2歲患有罕見遺傳疾病LCA的幼兒逐漸恢復視力,創下世界先例。這份研究成果22日刊登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

LCA是一種因基因缺陷導致的遺傳性視網膜嚴重萎縮疾病,出生時就有嚴重視覺喪失,在治療以前,法律上認定為失明,僅能分辨光與暗。若沒有治療,可能在幾年內完全失明。

這4名兒童分別來自美國、土耳其與突尼西亞,他們在2020年赴英國倫敦接受治療。為他們施行治療的人員為莫菲爾眼科醫院(Moorfields Eye Hospital)醫生與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所人員。

醫生利用微創手術將健康的基因注入4名兒童的眼睛,過程僅需約60分鐘。在接受治療後,4名兒童現今可以看見物品的形狀、識別父母的臉孔,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能讀能寫。

莫菲爾眼科醫院視網膜專家暨倫敦大學學眼科教授麥可李德(Michel Michaelides)表示,「這些兒童獲得的成效太令人印象深刻了,也展示了基因療法改變生活的力量」。

麥可李德也提到,這是他們首次為罹患嚴重失明病症的幼兒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很可能成為此類疾病治療模式的典範轉移。

一位名為傑斯(Jace)的病童家長布蘭登(Brendan)表示,「手術前,大約2歲多時,你可以在他面前拿起任何物體,甚至距離傑斯的臉只有幾英吋,他的目光也不會隨著動。不管它有多亮、什麼顏色、什麼形狀都沒有用」。

然而,在手術後一個月左右,布蘭登表示,他的兒子開始對從窗戶照進來的陽光有反應,有身體反射動作。

他說:「我記得當下眼淚湧出雙眼,情緒變得非常激動,因為那是傑斯第一次對任何光的刺激或類似的東西有反應。從那時起,一切都變得非常令人讚嘆。」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 # 基因療法 # 視網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