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碳燃氫」低碳發電技術用於民生 中研院長:3到5年有望上路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第35次院士會議今(1)日登場,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致詞時談及中研院「去碳燃氫」低碳發電技術已有初步成果,會後受訪時則補充,此技術還要3年到5年才有機會應用於民生發電上,也應會以小規模試驗開始,逐漸擴大規模,需要耐心等待。他也強調,無法靠單一技術就解決電力問題。
中研院、台電聯手發展「去碳燃氫」
中研院院士會議每2年舉行一次,本次會議從今天起一連4天舉行,今天上午舉行開幕式,院士約有200人出席。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在開幕式致詞時,談及面對氣候危機,淨零碳排是全球努力目標,先前中研院發布的「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當中,就提到「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目前已有初步成果。
「去碳燃氫」技術的原理,是把天然氣(甲烷)在拿去燃燒發電之前,先把其中的碳跟氫氣分開來,僅燃燒氫氣的部分,也就可以降低碳排。
不過,去碳燃氫技術的仍有其缺點,要將天然氣中的碳跟氫氣分開,需要以電漿或熱能加熱,過程中就需要耗費不少能量。
廖俊智所提的去碳燃氫技術發展,則是中研院2年多前提出此技術後,已於去年與台電合作,證實去碳燃氫發電技術,可以應用於現有發電系統,創造出低碳的發電方式。
去碳燃氫上路還需一段時間
針對低碳燃氫的發電技術,身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廖俊智,在開幕式後接受媒體採訪時進一步表示,無法單靠一項技術就解決電力問題,需要以科學角度理性探討,並跟社會溝通。
至於去碳燃氫發電技術,還要多久才能應用到民生用途上,廖俊智則說「很難說」,但不會是這1年、2年的事,從小規模試驗到試驗性的工廠,至少要3年到5年時間。
他也談到,可能會先以中型規模運作,再逐漸擴大規模,需要耐心發展。
力推AI在人社領域的應用
另外,對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運作,廖俊智說,目前還未被通知何時要第一次開會、會議主題為何。
至於四接、核電延役等議題會不會在委員會中討論,廖俊智則稱,期待所有事情都可以理性討論,以最客觀、開放的態度,討論不同解方的優缺點。
此外,針對人工智慧(AI)的發展,廖俊智指出,台灣在硬體方面有很大優勢,如何結合硬體跟軟體,還有發展台灣獨特的資料庫,是未來努力方向。
在AI熱潮衝擊人文社會校系的招生方面,廖俊智則說,希望說藉由強力推動AI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讓一些本來對人文科學領域有興趣,但是被AI發展吸走的學生,可以發覺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反而是實現AI運用很好的方式。
問 |
答 |
去碳燃氫是什麼? |
去碳燃氫是以「甲烷裂解」技術,將天然氣(主成份為甲烷),裂解產生氫氣和固態碳,再以氫為燃料發電。由於碳在燃燒前以固體型式分離,所以後續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裂解氫氣跟碳的方式,大致分為催化裂解及電漿裂解兩類。 |
優勢與挑戰? |
優勢:不排碳的電力供給來源、可產生大量基載電力、放大零碳潔淨電力、避免氫氣運輸及儲存問題、逐步創造低碳電力 挑戰:天然氣須仰賴進口、欲降低此技術碳足跡,須降低天然氣開採及運送時的甲烷逸散、人才及技術須迅速培養、此技術分離的固態碳數量龐大,須開發應用及處置。 |
無法大規模氫氣發電的原因? |
全氫燃燒發電技術尚未成熟,且低碳或零碳大量產氫技術尚未成熟 |
資料來源: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