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三峽翁「路怒症」大爆發?心理師曝3大導火線:亂按喇叭是徵兆

社會
2025/05/20 14:18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新北市三峽區昨天發生重大車禍,一名78歲駕駛在學區附近撞飛行人,現場多名學生躺在地上被CPR,共釀3死12傷。該起車禍也被發現,在釀成事故前,駕駛疑似曾經「後退」撞後車,引起網友討論「路怒症」之可能。其實「路怒症」是種情緒失控的症狀,亂按喇叭是徵兆,最嚴重是搶快、逼車、超車等危險駕駛。

一開車就爆炸!小心「路怒症」上身。圖為開車示意,翻攝自pexels zoomin
一開車就爆炸!小心「路怒症」上身。圖為開車示意,翻攝自pexels

你也會「路怒」嗎?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諮商心理師羅惠群提醒民眾,「路怒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失控症狀,主要發生在駕駛過程中。當駕駛人遇到交通壅塞、其他車輛不當駕駛等狀況時,容易引發強烈負面情緒,進而產生憤怒、挑釁、斥責等行為。這些行為不僅影響行車安全,也可能對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路怒症」3大導火線

中央社報導,羅惠群心理師分析,首先是「期待落空」。許多駕駛人對於行程有既定時間表,一旦遇到塞車、高速公路不順暢,甚至嚴重壅塞,導致無法準時抵達目的地,或是原定的出遊計畫受到阻礙,便容易產生 frustration(挫折感)與憤怒。其次,「生理因素」也扮演一定角色。例如,駕駛人可能因為肚子餓、血糖降低而變得容易煩躁,產生負面想法,進而更容易被外在刺激引燃怒火。此外,「被其他車輛挑釁」也是常見的導火線,例如被惡意超車、逼車等行為,都可能瞬間點燃駕駛人的怒氣。

當負面情緒湧現時,駕駛人可能會出現一連串的反應。輕微者可能開始抱怨、碎念同車的親友,將不滿轉向責怪他人,例如抱怨「怎麼沒有提早出門」等氣話。然而,更嚴重的情況則可能導致「危險駕駛」行為,例如為了趕時間而搶快、逼車、超車,甚至在經過看不順眼的車輛時,出現飆罵、比中指等攻擊性舉動。

羅惠群心理師特別強調,「亂按喇叭絕對是一個警訊」。她提醒,若駕駛人自覺在開車時經常出現上述情緒或行為,應盡量避免擔任駕駛。

78歲余姓老翁開車在三峽釀成重大車禍3死12傷,運安會勘驗肇事車輛。林志青攝 zoomin
78歲余姓老翁開車在三峽釀成重大車禍3死12傷,運安會勘驗肇事車輛。林志青攝

安全感反讓「攻擊性更強」

開車時的封閉空間,形成「匿名」的環境,此時大家在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裡接受到「保護」,感受到相對的安全感,因此更為勇於發洩情緒、攻擊性也更強。

心理師朴世光強調,大多數人僅是感到憤怒、有激昂的情緒,而不會作出攻擊行為,因此或許僅是有些「路怒」的傾象,並不構成巨大的危險或危害,也不是醫學上的疾病。而研究也指出,路怒症較為嚴重的人,平時非開車時也較具有衝動、攻擊性,因此駕駛人原性格與路怒症與否是有正相關性的,平日溫和的人其實還是相較沒有路怒傾向的。

有些「路怒」的傾象,並不構成巨大的危險或危害。翻攝自pexels zoomin
有些「路怒」的傾象,並不構成巨大的危險或危害。翻攝自pexels

3個冷靜小技巧

朴世光建議,可給自己預留時間,不趕時間就不會這麼急躁。另外車上放音樂有助於緩和情緒,可放好聽音樂或podcast轉移注意力,降低焦躁感。第3,可在車上放香氛或擴香,運用香氣舒緩情緒與行為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三峽車禍 # 北大國小 # 路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