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總預算刪太過!監督不成反內傷 學者:罷免潮無法避免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立法院21日通過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計歲刪除約2,075億、凍結2600億,總預算歲出從編列的3.1兆降為2.9兆,創下史上最高刪減紀錄。過程中朝野高度對立,審查瑕疵不斷,相關政治效應仍餘波盪漾,更激起雙方「大罷免」情緒。學者直言,國會監督天經地義,且分立政府下本就可預期預算刪減較多,但今年部分提案明顯有報復性,也刺激大罷免潮,未來政治對立僵局仍是難解。
總預算一波三折 延宕、粗糙爭議多
2025年度總預算命運多舛,去年9月20日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後,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不滿總預算未編足「原民禁伐補償」6萬元,將總預算退回程序委員會,期間藍白6度擱置總預算案,僵持49天才於11月8日順利交付委員會審查,嚴重壓縮總預算審查時間。
各委員會初審後進入黨團協商期,立法院長韓國瑜自15日起密集協商,但卻兩度破局,藍白總計提出3000多項刪減或凍結案,隨後藍營啟動內部協商,濃縮提案,最終剩下600多案,並於17日於院會開始表決,但過程卻遭到非議,藍白兩黨在院會提出的大量刪減案,出現機關名稱錯誤、刪減數超過預算數等明顯疏失,更發生表決後臨時撤案狀況。
藍白大砍2705億 各部會哭窮反彈
院會中藍白聯手通過「統刪」提案,包括刪除各部會大陸地區旅費80%、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60%、國內旅費20%、水電費10%、特別費60%、軍事裝備及設施3%、媒體及業務宣導費60%,若刪除額未達939億7,500萬元(約3%)則另補足。
而在各部會預算部分,包括潛艦國造後續艦20億被凍結50%、宏國白蝦銷中受阻刪除外交部4億、挹注台電特別基金1千億2萬元全額刪除、監察院業務費刪減96%、總統府業務費凍結73%、黨產會預算砍90%等。
總預算三讀後,總統賴清德批評無法接受,擔憂國家成為「無油可動的車」、各部會也強烈反彈,包括財政部稱統一發票中獎機會減少、內政部稱租金補貼數恐下修、行政院也停聘手語老師翻譯、關閉記者室Wi-Fi、數發部也稱將影響台鐵訂票、報稅等,被砍96%業務費的監察院更稱不排除釋憲。
學者:國會監督天經地義 但今年確有報復心態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認為,國會監督預算天經地義,過去10年以來,每年平均刪減200多億上下,今年刪減2075億確實空前,但今年編列和通過的預算額度也比去年高;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也說,今年歲出原編列較去年增加10%,創下歷年新高,在分立政府下,執政黨預期在野黨會砍較多預算,就會編比較多預算,這個動機也存在。
不過兩人也都認為,預算審查過程中有部分瑕疵。廖達琪直言,包括藍委陳玉珍原先提案刪減公視23億預算、 NCC和數發部預算也被鎖定砍成1元等,都有很明顯的報復性,「我個人認為Really too much」,在野黨也理虧所以最終妥協,改為小刪公視1%預算2300萬、NCC預算也改為民眾黨團版砍半並凍結10%、數發部則是刪除2億。
蘇子喬則說,總預算扣掉法定支出,其實能動用的剩下1.3兆,加上凍結2600億,賴清德訴求稱被凍砍35%預算,確實對政府施政造成很大衝擊。至於凍砍項目合理與否,牽涉到不同價值判斷和政策執行,譬如監察院業務費被砍96%,那它還能做什麼?總統府業務費凍結73%、黨產會被砍90%,很明顯就是反制跟報復。
此外,兩名學者對於「統刪」也有意見,蘇子喬認為統刪是立法院陋習,偷懶刪減預算而不是針對各自細項。廖達琪則說,過去幾年其實都有統刪,提預算單位知道立法院要監督,在編列上確實會比較寬鬆,而過去統刪大多在業務費、差旅費,但今年比例確實較高,且各單位性質不同,經費運用也有出入,「經費一定可以刪,但中間應存在討論空間」。
不過廖達琪認為,即便今年刪減金額創下歷史新高,仍不會影響重要政策發展,畢竟總預算還有2.9兆,絕對可以做事,當然對行政機關來說,可能一時感到綁手綁腳,但真的有需要,也可向立法院請求救濟。
大罷免無法避免 朝野對立是民主常態
「罷免潮我想是無法避免的」,蘇子喬認為,預算審查時各立委的提案將替罷免提供材料,確實部分立委提案荒腔走板,也讓罷免更有理由,尤其自去年國會職權修法以來,民眾愈加投入,執政黨也試圖跟民意連結,未來對立跟政治極化將會更加嚴重。
蘇子喬說,當前朝小野大制度上難化解僵局,有部分人士建議解散國會改選,這是很理想的期待,能夠期待的只有政治人物的溝通和協商善意,就看賴清德溝通的動機強不強。
廖達琪則認為,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是「保證不和諧」,要讓大家講意見,倘若和諧社會那就是威權專制,正常政黨攻防是民主設計的遊戲規則,不能讓反對黨當橡皮圖章,也不能期待立法院在預算、議事上沒有攻防,但這次在野黨或許跑得過急,部分立委過於極端傷到整體政黨,未來可能要更加強衝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