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周末精選|台灣對等關稅20%為何高於日韓 亞洲鄰國讓步條件一文看

國際 熱搜話題
2025/08/03 08:39
張翠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牽動全球經貿神經的美國對等關稅,川普總統在原定大限8月1日前夕公布10%至41%的最新稅率,並展延7天、於8月7日起生效。尚未達成協議的台灣適用稅率為20%,與已談妥協議的越南稅率一致,但高於日本、南韓修正後的15%。台灣為何獲得此稅率?日、韓等亞洲鄰國做出哪些讓步?兩國對美國挹注的巨額投資獲利模式,為何各自解讀?本文一次綜整。

川普政府公布台灣將被徵收的對等關稅適用20%稅率,引發產業高度關注。圖為美國加州洛杉磯港的長榮海運專用碼頭8月1日景象。美聯社 zoomin
川普政府公布台灣將被徵收的對等關稅適用20%稅率,引發產業高度關注。圖為美國加州洛杉磯港的長榮海運專用碼頭8月1日景象。美聯社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台灣稅率從4月初公布的32%,下調了12%至20%,有分析指出,這顯示台灣在談判中成功爭取部分讓步,但仍面臨較高的關稅壓力。

川普對台20%關稅,既是台美經貿談判的階段性結果,也揭開台灣經濟與區域政治的新挑戰。分析指出,這不僅考驗賴清德政府如何積極回應並推出產業支持計劃,更挑戰其施政能力及台灣經濟的韌性。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葉耀元向BBC中文網分析,台灣在尚未談妥條件前即取得20%的關稅優勢,相較於其他談判後關稅仍高於20%的國家,或在美國與中國競爭的國際環境下,美國仍希望與台灣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學者:「少輸已是贏」

然而,美國德州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在社群網站Meta以「留校察看」形容台美談判,認為這不僅是一場稅率談判,「更是雙方對未來地緣戰略的對價協商」。翁教授表示,若將20%視為起始價,台灣現應將國安與經貿戰略價值包裝成最具說服力的籌碼,因為「對美國的川普政府,必須務實理解『少輸已是贏』,這絕非一場容易的談判」。

路透社8月1日報導,根據美國官員指出,「此臨時稅率可以解讀為台灣的提議受到美方認可,並且接近達成最終協議」。

總統賴清德在1日的記者會重申「台灣的談判策略」兩目標四原則,第一是要深化台美經貿合作,第二是建立台美在國安科技多元領域的合作;並秉持台灣的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人健康以及糧食安全的四個原則進行談判。

至於外傳要投資美國3000到4000億美元,換取較低關稅,賴清德說,目前還在談判,無法對外說明。

■相關新聞:
關稅談判有4大底線!對美投資換低關稅? 賴清德:還在談不能說
賴清德親上火線:20%是暫時性稅率 還在為糧食安全和國人健康磋商

總統賴清德8月1日親上火線,說明20%關稅相關議題。陳卓邦攝 zoomin
總統賴清德8月1日親上火線,說明20%關稅相關議題。陳卓邦攝

日韓均提出不同解讀

綜觀已達成協議的亞洲鄰國,到底是做出哪些讓步?同時,川普政府相繼與日本、南韓敲定貿易協議,並宣布兩國同意對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美國「保留該投資的九成獲利」,顯然這就是兩國可以獲得大幅調降稅率的關鍵。

但日韓均提出不同解讀,日本稱對美投資的承諾金額僅1%至2%為現金,其餘皆為貸款;而南韓也說,美方說的九成獲利,是指「再投資」收益,參與談判的工業部長金正寬(Kim Jung-Kwan)表示,有必要對投資基金的利潤結構進行更多討論。美國到底能拿到多少承諾中的收益,仍待進一步釐清。

台灣與亞洲鄰國對等關稅比較表。《知新聞》整理、AI生成製表 zoomin
台灣與亞洲鄰國對等關稅比較表。《知新聞》整理、AI生成製表

日本:24%↘15%

作為美國在亞洲的最重要盟邦之一,日本在川普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中適用24%稅率,7月初收到關稅函將徵收25%,最終達成協議調降為15%。根據川普在個人社群網站宣布,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約16.4兆元台幣),將「前所未有」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最重要的是」,日本將開放汽車、白米和一些農業品的貿易。

以下是日本的讓步條件:

△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約16.4兆元台幣),其中90%利潤歸美國。白宮列舉包括半導體、醫藥品製造、重要礦產和造船等領域。
△開放國家貿易,包括汽車、卡車、白米和其他一些農產品以及其他產品。白宮稱,日本同意立即把美國進口白米增加75%,擴大進口配額,還同意採購玉米和黃豆等價值80億美元(約2379億元台幣)的美國農產品。日本政府強調,增加進口美國米僅限加工用及飼料用米,超市和米店銷售的主食用米價格不會受到影響。
△美國將把汽車關稅從27.5%下調至15%。日方取消限制,使美國汽車廠商能夠進入日本市場。
△日本將追加購買一年數十億美元的防衛裝備品。
△日本向美國採購能源產品及100架美國波音公司的飛機。

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成功換取美國大幅調降對等關稅。圖為美國運輸人員8月1日在加州長灘港,運送日本製造的高精度醫療設備。美聯社 zoomin
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成功換取美國大幅調降對等關稅。圖為美國運輸人員8月1日在加州長灘港,運送日本製造的高精度醫療設備。美聯社

南韓:25%↘15%

川普宣布與南韓達成全面協議後,把關稅自25%調降為跟日本一樣的15%。根據南韓經貿官員強調,其政府所提出「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SGA)的合作方案,為韓美經貿磋商談妥作出最大貢獻。

以下是南韓付出和保住的項目:

△將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約10.4兆元台幣)投資,90%利潤歸美國。南韓政府說明,1500億美元(約4.5兆元台幣)將專門用於造船合作,2000億美元(約5.98兆元台幣)為南韓半導體、核電、充電電池、生物等領域對美投資基金。
△向美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約2.97兆元台幣)的液化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產品。
△給予美國零關稅優惠待遇。
△同意對美國完全開放貿易市場,接受汽車、卡車及農產品在內的美國商品。
△南韓強調不再進一步對美國開放牛肉和白米市場。

■相關新聞:
南韓關稅敲定!25%降至15% 川普揭條件:對美投資、開放市場
解析|與美國達15%關稅協議 南韓付出了什麼

南韓民眾7月31日在首爾的美國大使館附近集會,抗議川普的對等關稅。美聯社 zoomin
南韓民眾7月31日在首爾的美國大使館附近集會,抗議川普的對等關稅。美聯社

越南:46%↘20%

越南是川普第一個宣布達成協議的亞洲國家。在4月2日宣布的「解放日」對等關稅中,越南將遭重課46%,最終談成砍了超過一半的20%關稅。根據川普的說法,越南將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但越南對協議保持沉默。

以下是川普公布的越南讓步條件,包括:

△讓美國完全進入市場進行貿易,「向美國開放市場」,意謂零關稅。
△輸美商品支付20%關稅,但經由越南轉運的第三方貨品面臨40%懲罰性關稅,以防「洗產地」
△美製休旅車(SUV)及大型車輛進入越南市場,設立生產線。

印尼:32%↘19%

印尼原先面臨32%的對等關稅,後來川普宣布調降為19%,因為美國商品進入印尼將零關稅,且「將全面進入印尼市場」。

其餘讓步條件包括:

△對美國工業、科技產品和農產品開放市場,取消99%的關稅壁壘。
△對美國製造產品零關稅,印尼輸美商品課徵19%關稅。
△向美國供應關鍵礦產;印尼是銅、鈷與鎳等礦物的主要生產國。
△簽署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訂單,承諾購買價值150億美元(約4461億元台幣)美國能源、45億美元(約1338億元台幣)美國農產品,以及50架波音飛機,其中包括許多架777型號飛機。
△取消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的裝運前檢驗或驗證要求,同意接受美國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

■相關新聞:
印尼關稅降至19%最新條件揭曉 川普:放寬關鍵礦產出口限制
川普第4個貿易框架!印尼關稅19%4大代價曝光 美貨「一分錢也不用付」

印尼同意向美國採購波音飛機。圖為波音6月參與在法國巴黎國際航空展。法新社 zoomin
印尼同意向美國採購波音飛機。圖為波音6月參與在法國巴黎國際航空展。法新社

菲律賓:17%↗19%

菲律賓關稅其實在亞洲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中是唯一比4月初公布更高,從17%進一步提高至20%,最後再微降至19%。川普稱菲律賓將對美國實施零關稅;但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澄清,馬尼拉僅針對特定項目開放零關稅進口。

其餘讓步條件包括:

△對美國開放市場,品項尚未曝光。市場推測最大矛盾點是「農產品」,據信正施壓黃豆、小麥、玉米等
△菲律賓將向美國支付19%的關稅;馬尼拉當局希望重新爭取,下調至15%。
△雙方在軍事方面進行合作。
△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爾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表示,雙方在汽車領域達成共識,允許美國製汽車免稅進口至菲律賓。

■相關新聞:
美敲定菲律賓貿易協議課徵19% 高於「解放日」稅率!還吞零關稅

泰國:36%↘19%

根據泰國《民族報》8月1日報導,泰國政府揭露成功談判大幅降低對等關稅而向美國做出的全面讓步清單,共有10項主要措施,以換取美國把原本36%的關稅調降為19%,但泰國政府否認該協議代表全面開放市場,而是包含精心設計的戰略性開放措施,泰國國內主要產業,尤其是農業,將繼續受到嚴格的保護。

《民族報》彙整的10個主要條款分別是:

1. 對約1.1萬項美國進口產品實施零關稅,幾乎是完全免除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2. 降低非關稅壁壘(NTB),包括放寬檢疫標準、通關審查、商品認證流程等
3. 開放美國對東部經濟走廊(EEC)和基礎設施的投資,重點在3大關鍵領域:清潔能源、半導體/資訊通訊技術 (ICT) 和物流
4. 採購美國液化天然氣(LNG)與波音新型飛機
5. 承諾5年內減少70%對美貿易順差
6. 採取更嚴格「原產地認定規則(RVC)」,防止中國商品「洗產地」
7. 提供美國數位雲端服務稅減免,為期2年的5%臨時免稅政策
8. 擴大美國農產品,如玉米、大麥和黃豆的進口配額
9. 對泰國稻米、糖、加工水果和食品產業必需品等關鍵產品,進行關稅保護
10.遵守泰柬停火條款

泰國曼谷一間賣場7月9日展示販售的太陽能板商品。法新社 zoomin
泰國曼谷一間賣場7月9日展示販售的太陽能板商品。法新社

馬來西亞:25%↘19%

根據星洲網報導,馬來西亞投資、貿易暨工業部長東姑扎夫魯(Tengku Zafrul Aziz)8月1日表示,作為美國降低對等關稅的條件之一,大馬承諾再採購30架波音客機,總值達95億美元(約2825億元台幣)。

這是大馬第二階段採購波音飛機,金額與首階段相同,一樣是95億美元。

首相安華曾在3月宣布,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已訂購30架波音737客機,預計在2030年前交付。

MAG是馬航的母公司,上述30架飛機包括18架波音737-8和12架波音737-10。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川普 # 對等關稅 # 東協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