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會害命!「斯基特症候群」致腫痛化膿 IU自曝罹罕病惹心疼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蚊蟲叮咬,對身處亞熱帶地區的台灣人來說,再稀鬆平常不過,但對患有罕病「斯基特症候群」的南韓天后級女歌手IU李知恩來說,卻是一被叮咬就紅腫流膿、疼痛難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更提醒,「斯基特症候群」(Skeeter syndrome)患者被蚊蟲叮咬,會引發過敏反應,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
近日IU到閨蜜好友韓國女演員유인나劉仁娜(音譯)的YouTube頻道節目受訪時,被問到殘酷話題二選一的內容,如果「一整晚被蚊子吵但沒被叮」跟「隔天起床了才發現被蚊子叮」這兩項,哪樣對她來說比較讓人生氣?結果IU反應超大,幾乎要翻白眼,相當嫌惡地說「兩種情況都非常不喜歡」。
IU表示,她如果被蚊子叮咬,患部會立刻腫大,而且會迅速開始紅腫化膿疼痛,組織液滲出,還會導致她喉嚨過敏受影響,嚴重到她必須馬上服用抗生素。IU進一步解釋,她自小罹患罕見疾病「斯基特症候群」,被蚊子叮咬就會特別腫痛、化膿流血,還示意說,蚊子特別愛叮她臉頰的某個部位,且小時候被叮的地方到現在都留有疤痕,即使拿針刺都不會有疼痛感,所以比起蟑螂,她更討厭蚊子,好友劉仁娜及觀眾網友都倍感心疼。
而根據林口長庚兒童氣喘風濕科指出,蚊子叮咬除了可能會傳染登革熱,日本腦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嚴重實有生命危險。一般來說,被蚊子叮咬到典型局部皮膚反應:風疹塊(wheal)及週圍紅疹(flares)在20分鐘內達最高峰,而延遲瘙癢性的丘疹在24到36小時候出現,然後幾天或幾周逐漸消褪。如果被蚊子叮咬的地方在2至6小時出現大皰性或甚至全身型反應,如血管水腫、蕁麻疹或氣喘,則應懷疑有「蚊子過敏」(mosquito allergy)。應請過敏免疫科醫師診治。
「斯基特症候群」(Skeeter syndrome)則是蚊子叮咬後出現大面積局部炎症反應、並伴隨低燒,特別易在二至四歲兒童發生,易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此症在蚊子叮咬後數小時內發生,而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生則需兩到三天。可由蚊子叮咬數月之後,患者血清可測得對蚊蟲唾液腺抗原之特異性抗體IgE及IgG增加,來確診「斯基特症候群」。所幸此疾大致預後良好。
另外,他們曾收治一名七歲男孩,只要夏天一到,蚊子叮咬後局部便出現嚴重潰爛,水泡,腫脹,甚至發燒,全身淋巴結及肝脾腫大。抗生素治療無效。經檢查發現病患有慢性EB病毒感染,血液中的白血球有一半是大型顆粒性淋巴球(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 ,亦即所謂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 。故確診為「蚊蟲叮咬過敏症」(Hypersensitivity to mosquito bite, 簡稱HMB)。根據日本學者研究,HMB乃因蚊蟲唾液腺抗原引發患者CD4+T淋巴球活化,進一步誘導慢性EB病毒感染之自然殺手細胞大量增殖,長此以往,甚至可能轉化為淋巴腫瘤,不可不慎。
兒童氣喘風濕科呼籲,蚊子叮咬很難避免,急性期可以冰敷緩解搔癢感與減少紅腫發炎,嘗試局部類固醇或口服抗組胺藥。若腫脹進展快速或出現全身症狀,應迅速就醫。可以採取種種措施來減少蚊子叮咬的機會:例如蚊子孳生的高峰期盡可能留在室內,夏日出遊時應先做好預防準備,穿著薄長袖長褲,適量使用防蚊驅蟲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