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聲妻墜樓亡!他嘆「我們沒有做什麼壞事」 曝昨晚夫妻最後對話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京華城案今早開庭前發生憾事,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的妻子不幸墜樓身亡,在2樓法庭走廊上崩潰大哭,痛斥「檢察官的良心在哪?」、「她不在了,我也不想活了」,撕心裂肺令聞者哀戚。據了解,稍早彭振聲對媒體透露,昨晚曾經唸了妻子幾句,後來開庭前接到兒子電話通知,妻子搭第一班高鐵回到高雄兒子住處墜樓身亡。 2025/07/01 21:52 社會
台南旅遊慘遭男友丟包!女子偏鄉瘋狂大哭 暖嬤教她「小黃公車」脫困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近日一對情侶在台南旅遊期間發生爭執,男友竟獨自騎車離去,將女友丟包在偏僻郊區。當時,這名女子身處叫不到車、求助無門的困境,在路旁痛哭失聲。所幸,一位熱心的當地阿嬤主動上前關心,並推薦她搭乘大台南的「小黃公車」,才讓女子得以順利脫困返家。女子事後在網路發文,表達對台灣人善良熱心的感謝。 2025/07/01 20:17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投資0050新管道!元大推0050ETF連結基金TISA級別 3大不同一次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為響應金管會推動的「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制度,國內多家知名投信業者紛紛推出TISA級別基金。包括元大、國泰、群益、統一、富邦、保德信等業者,皆積極參與此項旨在鼓勵國人長期投資、強化退休資本準備的政策。其中,元大投信結合旗下熱門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於今(7/1)日宣布推出「0050 ETF連結基金TISA級別」,為民眾投資0050提供新的管道,備受市場矚目。 2025/07/01 19:21 財經
有片|陳其邁公開說恨不得快交棒 坐台下的「她」今回應了! 【記者陳力維、王勇超/綜合報導】高雄市長陳其邁昨(6/30)日出席麗星夢郵輪「領航星號」首次來台暨訪船儀式時,在致詞中提及要「交棒」給選市長的人,形同點名坐在台下的立委邱議瑩,脫口說出「恨不得現在棒子就交給她,我就可以雲遊四海」。此番言論一出,立即引發外界對高雄市長接班人選的聯想揣測。而今天邱議瑩本人、高雄市政府對此都回應了!同樣投入高市長黨內初選的綠營同志賴瑞隆、許智傑則打趣說陳其邁只是愛開玩笑,不要當真。 2025/07/01 16:48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旭集正式插旗台南!全台第7分店盛大開幕 融合府城浪漫建築特色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饗賓集團旗下頂級日式Buffet品牌「旭集 和食集錦」正式宣布,將於7月9日正式插旗台南,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本館6樓C區分店盛大開幕。這不僅是「旭集」全台第7間分店,也是饗賓集團的第89間門市,顯示其積極展店企圖心。新店面佔地470坪,提供386個客席座位,後天3日起開放訂位。 2025/07/01 15:47 生活 食尚
彭振聲妻猝逝!傅崐萁批執政黨迫害出人命 痛陳:百姓非雜質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的妻子今(1)日驚傳墜樓身亡,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對此表達強烈不滿與悲痛。他在花蓮出席「反惡罷團結大會」時沉痛表示:「政治司法迫害、追殺,今天出人命了。」直指賴清德政府的政治司法手段,不僅摧毀了彭振聲的人格與名譽,更導致一個家庭破碎,呼籲賴政府「回頭是岸」,停止追殺台灣人民。 2025/07/01 14:31 政治 黨政要聞
彭振聲妻墜樓亡!藍批司法淪執政黨「血滴子」 悲憤:下個家破人亡是誰?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今(29)日傳出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的妻子不幸墜樓身亡的消息,震驚台灣政壇。據悉,彭振聲在看守所借提應訊時,聽聞此噩耗當場崩潰,並哭吼「我是冤枉的」,引發外界對此事件的諸多揣測與關注。 2025/07/01 14:08 政治
苗縣科長墜樓亡「雜音」甚囂塵上 鍾東錦:啟動職場霸凌調查!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苗栗縣政府日前發生一起令人遺憾的事件。一名男性科長於6月25日下班後未返家,家屬深夜通報協尋,不幸於隔天凌晨在縣府第一辦公大樓後門被發現倒臥無障礙坡道身亡。由於該名科長職務轉換不到三個月即發生憾事,儘管檢警初步排除他殺,但網路社群上卻出現多篇為其打抱不平的貼文與留言,直指疑因單位內部壓力過大所致、甚至有職場霸凌問題,引發廣泛議論。縣長鍾東錦今(7/1)表示,將啟動通盤性職場霸凌調查。 2025/07/01 13:03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羅大佑歌曲《童年》靈感宜蘭老樹 患褐根病死亡鋸除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宜蘭文化景觀「宜蘭醫院老樹群」相傳是歌手羅大佑創作「童年」靈感,老樹群1顆樟樹因褐根病死亡,宜蘭縣府舉辦環境教育鋸斷這顆樟樹,留下一段樹頭,規劃以牌面透過文字紀念。 2025/06/29 17:2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七月23項新制上路!全面影響民生權益 《知新聞》一文看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後天就是7月了,7月起多項與民眾權益息息相關的新制將正式上路,共計23項重大變革。中央社報導,這些新制涵蓋觀光旅遊、交通出行、醫藥照護、日常民生以及地方政府的多元政策,預計將對民眾的生活帶來廣泛影響。 2025/06/29 16:55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