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韓江作品有詩意、關心轉型正義與人權 三大原因爆冷奪殊榮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諾貝爾文學獎今(10)日揭曉,由南韓女作家韓江獲得殊榮,韓江在台灣有《素食者》等4本書籍出版,她的作品關注轉型正義、人權等全球共通性的議題,且筆法具有詩意,留給讀者不少想像空間。國內學者分析,作品聚焦全球性議題、期待藉由韓國的文化輸出,增加諾貝爾獎影響力,以及世界戰爭頻傳,符合韓江作品書寫人類生命的創傷跟脆弱特徵,都是獲獎的可能原因。
南韓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諾貝爾委員會今日宣布今年文學獎,頒給南韓女作家韓江(Han Kang),指出她的作品中,正視歷史創傷和無形的規則,並在她的每部作品中揭露了人類生命的脆弱。韓江也是第一位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南韓作家。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韓江「對身體與靈魂、生者與死者之間的聯繫,有著獨特的認識,並以她的詩意和實驗風格成為當代散文的創新者」。
國內有4本韓江作品出版
韓江現年53歲,出身於韓國光州,是南韓知名作家,最早以寫詩出道,但較知名的作品以小說為主。
韓江最有名的作品,是小說《素食者》,曾在2016年獲得國際曼布克獎肯定。韓江在台灣有4本作品出版,分別是《素食者》、《永不告別》、《少年來了》以及《白》,全數由漫遊者文化出版。
對於韓江奪下諾貝爾文學獎,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受訪時坦言,從未想過她會獲獎,尤其韓江並非先前被預測點名的人選,相當意外,但出版社與有榮焉,也非常開心。
李亞南回顧,最初是看到《素食者》一書入圍國際曼布克獎,且小說的題材、筆法很吸引人,因此決定在台灣出版《素食者》一書,後來《素食者》獲得國際曼布克獎後,就決定繼續引進韓江的書。
李亞南也說,韓江在台灣賣得最好的作品是《素食者》,推測和獲得獎項肯定、知名度較高有關。
詩意筆法寫轉型正義、人權
針對韓江的作品特色,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翁智琦受訪時分析,韓江作品關注轉型正義、人權、性別、環保與歷史詮釋等議題,筆法上則常見魔幻寫實的技法。
翁智琦指出,韓江最早以詩人出道,因此許多創作都帶有「詩意」的感受,讓讀者閱讀時保有非常多想像空間,但翻譯時會比較困難。
她也提到,韓江關心的轉型正義、人權、歷史等議題,是全球性的共同議題,因此不管哪個國家的讀者,都能對應到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加上詩意的筆法,提供讀者想像空間,都增加讀者的接受度。
全球衝突多影響諾貝爾獎決策
「她(韓江)一直都不是賭盤上熱門的人選」,至於為何韓江能打敗眾多競爭者,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翁智琦直言,韓江獲獎讓人感到意外。
翁智琦進一步分析,從諾貝爾文學獎的慣例來看,通常會希望「洲洲有獎」,因此的確可期待今年輪到亞洲作家得獎,但亞洲作家當中,以中國大陸作家殘雪等人較受矚目,韓江並非外界預期會獲獎的作家。
翁智琦推測,諾貝爾文學獎選擇頒給韓江,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是她的作品,關注的是全球性共通的議題。再者,近年韓國文化輸出非常強勢,由韓國年輕女性作家得獎,有機會讓更多年輕讀者,肯定諾貝爾文學獎的價值。
另外,翁智琦也說,諾貝爾獎官網提及,韓江的作品以詩意文字,描寫人類生命的創傷跟脆弱,這是韓江作品的一大特色,而近年世界上發生許多重大的戰爭,可能也影響了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決策。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