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生物考出青蛙舌根位置 難度平易近人!要留意科學史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14學年度分科測驗7/11、7/12舉行,今(11)日下午生物已經考完。補教老師指出,生物試題平易近人、圖表與數據題目減少,且閱讀文章長度不長,試題的問句跟考點也很清楚,可減少爭議,試題具有鑑別度、出得很好。另外,考題中出現科學研究歷史的題目,是過往學生容易忽略之處,另有青蛙舌根位置題目,考生要回顧課本內容才能解答。

分科測驗今天及明天舉行,針對生物試題,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表示,生物試題由簡入深,可提升學生答題信心,整體難易適中、具鑑別度。
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也說,生物單選題與實驗題平易近人,用功的考生應該不難得分,閱讀題目則有藉由推理密碼子序列的經典實驗,能測驗學生是否具有高層次推論能力,是試題的亮點。

另外,生物試題著重實驗設計及圖形判斷,是極具有探究精神的考題。不過,古典遺傳學及呼吸作用皆未入題,且第11題圖三的X光繞射圖為無效圖形,就算不提供該圖,學生仍能作答,是較為可惜之處。
得勝者文教今天也舉行解題記者會,生物補教老師游夏表示,生物試題難度不像過往那麼難,相信考生會覺得沒有艱澀感、平易近人,他也認為,試題出得非常好,並有鑑別度,尤其試題的問句跟考點很明確、清楚,不容易有爭議。

他也提到,生物試題對於有努力的學生很有幫助,因為過往幾年常常出現很多圖表跟數據題目,今年相對減少,且閱讀測驗題的文章敘述比過去簡單,文章不長也不艱澀,有讀書的學生比較好拿到分數,但也讓跨類組學生比較不利,三類組學生則比較有優勢。
游夏強調,還是要有圖表跟數據題目,但數量不宜過多,避免難以區分考生程度。

至於考題的分佈,游夏分析,今年題目延續去年,以植物學、生態學、演化學最多,另外,生命科學研究歷程的題目較多,考出遺傳密碼的來源、意義等,DNA雙股螺旋也是考點,相關題目不能死記,而是要推論,顯示生物科學不是背科。
在較為特別的題目方面,游夏說,第6題關於同域種化現象的題目,每一個敘述考生可能都沒看過,出得很精細,是難題。

他也提到,第14題考演化的研究歷史,很多學生讀書時會跳過研究歷史,但此次仍出題,凸顯研究歷史內容的重要性。
對於實驗題跟混合題的題目,游夏指出,實驗題主要考原理,而非死背,像是第29題要正確判斷氣孔,並利用課本的植物學觀念推論;第33題考青蛙舌根位置,要回顧課本談到的青蛙舌頭會翻出來攝食。

他另指出,第31題考小腸壁平滑肌組織的切面方向,課本實驗只看小腸絨毛,與題目要求不同,而考題的選項,讓解題老師們有不同意見,顯示出得有瑕疵。
另外,混合題第44題要求考生設計實驗,要設計出對照組跟實驗組,恐讓許多考生難拿滿分。

整體而言,游夏認為,生物試題出得很棒,是有鑑別度的考題,難易度跟去年差不多,用功的學生可拿到分數,不過,對於科學班、數資班學生沒有特別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