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漲料害桃鐵地下化延3年!經費暴增769億 半年施工進度僅2.6%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建設計畫109年9月核定,北起新北市鶯歌區鳳鳴陸橋,南至桃園市平鎮區台66線,路線全長17.9公里,110年動工,原計畫119年12月完工,因營建市場缺工、缺料,延宕3年、預計123年啟用,截至去年10月整體進度近30%,今公布進度達32.63%,半年來僅前進2.63%,對此,鐵道局強調,進度比較少是因用工程金額換算,現階段處在臨時軌搬來搬去、工作量大,還有管線等問題,但金額很少,所以工程進度顯示度高,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連續壁施作,進度就會快速上升。

桃地計畫主要工程內容,改建3座既有車站,為桃園站、內壢站、中壢站,進行地下化工程;新增5處通勤車站,包含鳳鳴站、中路站、桃醫站、中原站、平鎮站,計畫總經費1047.93億元,沿途橫交20處平交道、8座陸橋、8處地下道。
桃園站及中壢站分別與桃園捷運綠線G07站及機場捷運延伸線A23站共構,通車後將可有效串聯機場捷運及桃園捷運路網,大幅提升整體軌道路網運輸效能。
計畫原本沒有分階段,期程109年9月至119年12月,但受缺工缺料影響做調整,修正計畫分兩階段,預計122年1月第1階段通車(鳳鳴、桃園、內壢、中壢及平鎮站),123年9月第2階段之通車(中路、桃醫、中原站),比原計畫延宕3年;總經費原訂1047.9億元,提報行政院修正計畫,增加769億元,達到1816.98億元,待行政院核定。
鐵道局強調,其中增加的400多億是因為這幾年物價飛漲的關係,另外近300億元包含平鎮段有再延伸1點多公里,占了120億元左右,另有車站將地面停車場移到地下,各增加10多億元;另外,比原計畫延宕3年,最主要是平鎮南延問題,延宕3年,其他站陸續受到流標影響。

桃地計畫工程規模龐大且工序界面繁複,部分既有車站站體、月台及軌道需配合新建及遷移。鐵道局坦言,營建市場原物料上漲及勞工短缺確實對工程帶來嚴峻挑戰。為不負民眾期待,採取彈性發包策略,分階段推動工程。自110年起,已完成8件臨時軌先期工程發包施工,並陸續完成平鎮車站路段、中路車站路段、中壢車站路段、桃園車站路段及中原車站路段等主體工程發包作業。
在持續推進工程的同時,配合進度亦陸續啟用多項重要設施,包括113年6月啟用中壢臨時前站、11月啟用鳳鳴臨時站,今年4月則是完成中壢前站女廁增設啟用。後續尚有內壢站新建跨站天橋,預計今年底啟用,平鎮臨時站則預計115年10月啟用。
鐵道局指出,中壢車站為台鐵第三大運量車站,日運量逾4萬7,000人次。原臨時站雖設有公廁,但因採進出分流設計,出站旅客可用廁所數量較少,導致部分時段女廁前出現排隊情形。為提升女性旅客候車舒適度,特別在出口補票房旁增設女廁及親子廁所,並兼顧明亮度、空調、防火時效與安全警報設備,目前已於4月30日啟用,以實際行動回應民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