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澳5.8地震非餘震!震後16.6秒才發國家警報 氣象署:深度達72公里所致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今(9)日上午09:53宜蘭蘇澳鎮發生規模5.8地震,全台19縣市有感,中央氣象署表示,這起地震是獨立事件,並非餘震,地震原因為板塊活動,氣象署也在地震後16.6秒,對宜蘭、台北市發布國家級警報,較晚發布警報原因是地震深度較深,光是地表接收到震波就要10多秒。

這起地震發生在今天上午09:53,震央在宜蘭縣蘇澳鎮,震源深度為72.4公里。最大震度出現在宜蘭縣武塔、花蓮太魯閣4級,另外,宜蘭市、桃園市、彰化市等地3級,北北基、新竹市、嘉義市等地2級,台中市等地1級。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起地震是獨立事件,並非餘震。本起地震發生的位置,是在沖繩海槽西部,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大陸版塊的交界處,因深度較深達72.4公里,對地表影響比較小,而地震原因是板塊活動,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下緣而造成,因發生在陸地上,大部分民眾有感。

吳健富也說,這起地震有達到國家級警報發布標準,在地震後16.6秒,對宜蘭、台北市發出警報,地震後花費較長時間才發出警報,原因是這起地震深度深,震波傳遞到地表就要10幾秒,位於地表的地震測站接受到後,才會開始計算預估的規模、影響位置等。
他也解釋,除了震央宜蘭,也對台北市發警報,主因是台北有盆地效應,因此測出達到發布警報標準的下限。
吳健富另回顧,震央週邊半徑15公里,過去曾發生過很多規模5.5以上地震,有淺層地震,也有深層地震。

此外,昨晚23:26東部外海也發生規模5.9地震,吳健富強調,今天地震並非昨晚地震的餘震,昨晚地震的震央靠近沖繩與那國島,超出台灣地震觀測網的範圍,地震深度等資訊較不精準,後續會以人工方式校正。
吳健富提醒,台灣規模5到6的地震很多,平均一年大約45個,台灣本來就是地震活躍區,民眾平常就要做好防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