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延伸宜蘭!鐵道局盼8月過環評、Q3送交部 台鐵運量上升生命線沒斷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高鐵延伸宜蘭環評初審昨(5/5)登場,正反兩方在環境部前後門各自表述立場,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也到場,認為延伸案有兩重大程序疏失,公聽會次數太少、可行性被忽略,並稱這是斬斷台鐵生命線,對此,鐵道局回應,高鐵通車至今運量還在上升,不會因高鐵出現台鐵生命線就斷,希望8月通過環評,第3季綜規報交通部。

今交通部午後舉行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民團抗議高鐵延伸宜蘭案一事,鐵道局副局長呂新喜表示,確實有民眾在請求多辦公聽會,民眾關切細部路線,不過現在處於規劃階段,還沒有細部路線,因此無法提供符合民眾的資料;關於流程,希望8月通過環評、第3季綜規報交通部,但要交通部報行政院審議,通過後展開基本設計、經費審議,才會有細部設計,但有時候也會做微調,後續路線才會清楚確定下來、用地取得,再進行發包、施工。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認為,延伸案公聽會次數太少,加上可行性被忽略存在兩個重大程序疏失,台鐵公司化今年滿一週歲 ,結果卻把台鐵的生命線一一斬斷,通通都說「這個不要再繼續做了,這個不可行,這個比高鐵差」那台鐵成立公司要幹什麼?
對此,呂新喜回應,軌道系統要從整體路網來看,不能單獨偏向高鐵或台鐵,在健全整體路網下,會有傳統鐵路、高鐵,甚至地區輕軌、捷運,就定位功能去分工,他也舉例,西部高鐵96年通車,當時台鐵平均每日運量46萬多人次,直到今天台鐵的運量還是在往上升,113年平均每日65萬多人次,不會因為高鐵出現,台鐵的生命線就斷了,要達到相輔相成,達到大眾運輸的目的。
呂新喜也說明「為何高鐵要延伸至宜蘭」,其背景就是,為了解決台鐵東部幹線因路線迂迴所導致行車時間過長的問題,政府規畫南港到花蓮提速改善計畫,稱之「北宜新線」也稱北宜直鐵,但100年11月行政院函釋,交通部要從整體交通運輸及運具角度,分析「各項有可能的方案」,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經綜合評估可行後,再提送綜規報告報院核定。
因此,鐵道局依前述函示,自101年起延續北宜新線相關評估及調查資料,多次就不同直鐵路線方案進行評估,但因涉及翡翠水庫集水區保護、繞行路線時間節省效益有限等因素,均難以繼續推動。適逢高鐵自105年財改後,營運漸趨穩定、運量逐步成長,成為國人城際運輸主流運具,加上高鐵南港端已預留延伸介面,路線避開集水區後仍具節省時間優勢,遂於108年11月改採高鐵方案續行規劃及環評作業。
針對高鐵延伸宜蘭所涉及機電系統、隧道與橋梁結構安全、災害防救計畫等議題,鐵道局表示,西部高鐵已有成熟經驗,歷時4餘年研究規劃,審慎評估可行後,於113年9月27日完成階段性報告,並提送行政院審查,行政院於114年3月28日核復同意可研修正方向,推動後續環評及綜規作業。對外界質疑僅用四個月倉促完成之云云,鐵道局嚴正表示,實非事實。
鐵道局進一步指出,所稱本案可行性研究僅17頁一事,應係113年9月27日陳報至行政院的階段性報告,內含可行性研究專章計17頁。然而,該專章係針對直鐵跟高鐵進行比較分析,而非所謂可研報告。其他包括運輸需求規劃、路線及車站工程規劃、用地使用規劃,均於報告內其他章節詳實揭示,整份報告內容達400餘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