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辯論|童子賢以兩國為例!土地與地形跟台灣差不多 「我們卻糾結在技術問題」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今(15日)表示,比利時比台灣小15%的土地面積,瑞士比台灣大14%,而且瑞士跟台灣一樣,有7-8成都是山,2024年瑞士使用了30.5%的核電,比利時使用的37.7%的核電,比利時不是地狹人稠嗎?瑞士不是好山好水、地狹人稠嗎?為什麼它們可以用核電?這是我用常識性去想,但我們則是糾結在很多專家才需要去處理的技術問題上。

先進國家都未思考過核廢料處理問題?
童子賢今出席核三重啟公投意見發表會最終場,他說是提供大家一個嘗試性的思考,全世界有500座的核能機組,目前在運行的超過430座,而全世界採用核能的這些先進國家加總起來,佔地球現代文明經濟產值的95%以上,難道核廢料能不能處理這些問題,這些先進國家都沒有思考過嗎?
科學技術進步可以解決核電的技術問題
童子賢直言,也有人會反駁說,台灣的核廢料條件不一樣,就好像演講比賽一樣,非專家講一些專家才講的話,那如果核電在過去幾十年,經過現代文明反覆的批判、探討及辯論,最後我們回歸到一個大的問題,就是李遠哲博士所說的,地球文明如果會受到氣候變遷、地球暖化、海水上升的威脅,可能是人類文明存續的大問題,大家在核電上面糾結的很多都是技術問題。
童子賢說,技術的問題隨著過去幾十年,我們的科學技術的進步,其實都是可以解決的,就像大家現在拿著手機照相或錄音,如果是時光倒流十年,iPhone剛推出來3、4年的時候 你的手機掉到水裡大概3分鐘,拿起來甩一甩就不會動了,要送修,10年後的現在,你把它丟到水裡,保證你在1公尺、25度的恆溫,24小時候拿起來,它還是沒有事的。
童子賢表示,材料科學跟技術進步早就帶領現在能夠使用的技術,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也相信,包含核廢料跟核安,我們可以使用的材料跟使用的技術是非常的不一樣。現代的材料、現代的科學,讓核能安全增加一個零就是10倍的意識,甚至還有些人在研究怎麼樣才能夠增加兩個零,所以我還是相當的相信科學,我不會把核能當作神仙,但我也不會呼籲對方把核能當作妖魔。

核能、焚化爐、冰箱、洗衣機、電動車 都是幫助更美好生活的工具
童子賢說,核能跟現代的焚化爐、現代的科技裡面的冰箱、洗衣機或電動車一樣,都是人類文明進展過程裡面,幫助我們更美好的生活的一項工具,這個工具如果對我們有危害不好用,或者產生安全性的疑慮,你當然就把它廢掉,可是如果這個工具好用,但是你卻把它當作一個魔鬼一樣的妖魔化,我覺得是不恰當的,不管是手機或者冰箱、洗衣機,或者是焚化爐或者垃圾處理廠,有很多東西是我們喜愛的,有很多東西是我們不喜歡的。
童子賢說,但是你想一想,焚化爐、垃圾廠、火力發電廠,你雖然不喜歡,但是這仍然是支撐現代生活所必須的一些設施跟設備,那我們相信現代社會自然分工精密,會有相當程度的專家去處理這些問題,不需要我們經常糾結在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