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核電歸零4|核能退出電力版圖 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真能撐起台灣供電?

核電歸零4|核能退出電力版圖 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真能撐起台灣供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屆時核能正式從台灣的發電結構中退場。根據台電資料,2024年發電量為2514.4億度,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82.1%,包括燃煤31.1%、燃油1.4%、燃氣47.2%、汽電共生(不含垃圾及沼氣)2.4%等,再生能源(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占比為11.9%,抽蓄水力1.2%,儲能電池0.1%,核能為4.7%。儘管核能比重不高,但火力發電所造成的排碳,也成為台灣發電最大的問題。
核電歸零3|2奈米製程占高雄用電逾10% 3大產業面臨供電壓力測試

核電歸零3|2奈米製程占高雄用電逾10% 3大產業面臨供電壓力測試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進入AI時代,資料中心成為重要設備,但是耗電也成為最大問題,台電在2024年8月宣布,為確保電力系統穩定與安全,參考新加坡、韓國經驗,透過用電控管,引導用電量5MW以上資料中心,暫定桃園以北地區的資料中心申設,優先至擁有充足再生能源的中南部地區設廠,顯示在AI龐大用電需求下,仍有電力吃緊疑慮。
核電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核電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屏東恆春核三廠2號機預計2025年5月17日除役,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核電走過47年歷史,曾占全台發電量逾五成,如今歸零,替代能源是否足夠,成全民關注焦點。《知新聞》規劃專題,帶讀者回顧核電廠從十大建設的驕傲,到核四停建的爭議,在半導體及AI資料中心龐大用電需求下,台灣未來如何穩定供電、避免缺電危機。 搶在核電除役前,立法院2025年5月13日通過《核管法》修正草案三讀,讓法定運轉期40年最長可延長20年。但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修法通過不代表核三廠2號機5月18日後可繼續運轉」,仍需經3年半安全體檢程序。 專家示警,核電歸零後的結構性問題,數據表面看起來供電無虞,實際上夜間風險巨大,加上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也令人擔憂,原訂2025年達20%目標,2024年卻僅達11.6%,短期要補足廢核後的電力缺口不太可能。
科技大老看台幣暴衝|彭双浪:應緩慢升值帶動產業轉型 童子賢:只是熱錢效應

科技大老看台幣暴衝|彭双浪:應緩慢升值帶動產業轉型 童子賢:只是熱錢效應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新台幣近期對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今(6日)表示,升值對整體經濟長期是好事,可以思考另一次轉型,但短期升值過快,反而會對以出口為主的台灣產業造成不小衝擊。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也說,樂見經濟以出口為非常暢旺,帶動經濟引擎的現象,但不要太快突然就轉變,因為太突然的轉變,會帶來很多調適的困難。
520前內閣改組迎戰大罷免?政院撇稱報導「消息錯誤」

520前內閣改組迎戰大罷免?政院撇稱報導「消息錯誤」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就任將滿一周年,媒體今報導520前將內閣改組,轉型為「戰鬥型內閣」,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衛福部長邱泰源、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長顧立雄等人均傳可能下台,行政院稍早聲明是錯誤消息,內容純屬臆測,強調行政團隊現階段正全力積極應對美國對等關稅以及國際情勢對台灣產業及社會造成的影響。
關稅暫緩將造就最強第2季 法人:下半年是否旺季不旺仍有待觀察

關稅暫緩將造就最強第2季 法人:下半年是否旺季不旺仍有待觀察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科技廠陸續舉行第1季法說會,面對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少廠商均認為,因為有90天的暫緩期,對於第2季的營運將有所助益,甚至還可能比第1季好,不過法人則提醒,第2季的營運,很多都是屬於因應關稅的提前拉貨動作,不排除有些甚至原本是第3季甚至更晚才要出貨的。
周末精選|川普上任百日商界砸160兆投資美國 一文掌握國內外大廠加碼布局狀況

周末精選|川普上任百日商界砸160兆投資美國 一文掌握國內外大廠加碼布局狀況

【編譯于倩若、記者李宜儒/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日,稱在這段期間獲得了超過5兆美元(約161.15兆台幣)的美國新投資,將創造45.1萬個新工作,為美國繁榮的新時代奠定了基礎。 川普上任後宣布將投資美國的大廠以蘋果(Apple Inc.)和輝達(NVIDIA)金額最高,各為5000億美元(約16.11兆台幣),而台積電加碼千億美元(約3.22兆台幣),也一度佔據全球媒體頭條。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