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I心電圖揪惡兆!2千人海救2名手術免猝逝 醫:未來可用檢測兒童心臟病(獨家)

AI心電圖揪惡兆!2千人海救2名手術免猝逝 醫:未來可用檢測兒童心臟病(獨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傳統心電圖只能從波形判斷病人檢查當下的狀態,有了AI輔助將圖形數據化,搖身一變算命師看出慢性病史到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今年雙北市世壯運首度大規模應用AI輔助心電圖檢測,從2200人中成功揪出56名高風險者,2人緊急手術化解危機。這項技術不僅限於診間,從救護車、居家醫療到長照機構提升醫療效率,還能降低手術麻醉風險、解決兒童不擅表達症狀的問題。
7月醫藥新制|製造輸入5類化粧品 需建立產品資訊檔案

7月醫藥新制|製造輸入5類化粧品 需建立產品資訊檔案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醫藥7月新制出爐!衛福部公布3大措施,包括預計2600人受惠的健保術後加速康復推廣計畫、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部分診療項目;另外,7月起今年7月1日起,製造及輸入業者須建立嬰兒用、唇用、眼部用與非藥用牙膏、漱口水的化粧品PIF資料,以提升產品品質及衛生安全。
醫美麻醉安全危機!開放外科醫執行? 學會怒踐踏專業

醫美麻醉安全危機!開放外科醫執行? 學會怒踐踏專業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日前一名女子到醫美診所進行電波拉皮,舒眠麻醉後血氧濃度不穩,搶救後不治。立委提案讓心臟外科、移植外科、重症等醫師接受一定專業訓練後可執行麻醉業務,來彌補麻醉專科醫師人力不足,降低重症患者的麻醉風險。台灣麻醉醫學會痛批,這是踐踏專業,重大手術一定在醫院開刀,跟醫美診所的麻醉安全問題是兩回事。
打破脊椎手術恐癱瘓印象!北醫這招傷口1公分 術後當日可行走

打破脊椎手術恐癱瘓印象!北醫這招傷口1公分 術後當日可行走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名椎間盤突出病人嚴重到需要手術,65歲洪先生擔心傳統手術有癱瘓風險,過去三年靠針灸、復健牽引等保守治療,但疼痛與日俱增,今年痛到無法行走,諮詢後選擇超微創內視鏡脊椎手術,傷口不到1公分且在清醒狀態下開刀大幅減少神經損傷,讓他手術當天即可下床走動且出院。
香港熟男苦於一夜七次!來台重回年輕暢快 醫授保養七招

香港熟男苦於一夜七次!來台重回年輕暢快 醫授保養七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80歲林先生是香港資深專業經理人,攝護腺重度肥大服藥十多年,卻仍苦於小便斷斷續續、急尿滲尿和夜尿七次以上困擾,最後決定搭機到台北求醫,術後隔天即恢復解尿,次日出院返港。一個月後回診追蹤,攝護腺恢復正常,尿流速進步三倍,晚上幾乎不用起來小便,讓他開心說「回到年輕時的暢快真好」。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