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柯文哲結石手術復原良好 坐輪椅離開台北醫院畫面曝光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昨天(2日)上午7時抵達台北醫院,進行進行輸尿管鏡手術,取出1×0.5公分的結石,上午9時許手術完成後住院觀察。經醫師評估柯文哲術後腎水腫情況明顯改善,身體狀況良好,柯文哲今天中午1時許出院,心情看來不錯,面對記者提問不發一語。 2025/04/03 15:18 社會 突發現場
柯文哲今下午出院!恢復順利無疼痛 須吃三天抗生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昨日(4/2)在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完成輸尿管鏡手術,順利取出結石改善腎水腫,術後依醫囑住院觀察一天。台北醫院今日(4/3)說明,昨日近晚間在醫師專業評估及病人自主意願下,提前撤除留置的雙J管,今日中午已無疼痛或不適,主動表示希望儘早出院,醫師同意於今日下午辦理出院。 2025/04/03 14:01 生活 醫藥
川普關稅太嚇人!日股一度狂殺1600點、陸股抗跌 日圓急升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個別國家徵收17%至49%「對等關稅」,以及整體一致性10%的進口貨品關稅,鋼鐵、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暫時可豁免,由於川普此次關稅規模超出預期,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列入課徵名單,對亞洲與歐盟等主要製造國將造成重大衝擊。 2025/04/03 10:20 財經 股市基金
川普關稅「翻桌」!半導體、鋼鋁暫豁免 中國總計遭課54%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今日宣布,將對全球超過180個國家進口的貨品,普遍課徵10%的關稅,並針對被認定為貿易「壞角色」的國家,祭出17%至49%不等的「對等關稅」。這項政策轉向幅度之大,遠超乎外界預期,預計將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巨大衝擊,亞洲和歐洲等主要製造國首當其衝,不過目前鋼鐵、藥物、半導體暫時豁免。而在經過三輪關稅措施後,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的稅率已高達54%。(中國在三月份已經隨加墨關稅普徵20%,本次再加34%,因此所有商品普徵54%) 2025/04/03 09:11 國際 寰宇要聞
川普關稅震撼全球 嚴重衝擊亞歐製造出口國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4/2)宣布對個別國家徵收17%至49%「對等關稅」,以及整體一致性10%的進口貨品關稅,鋼鐵、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暫時可豁免。川普政府史無前例的貿易政策轉向,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列入課徵名單,關稅劇烈幅度超過外界預估,對亞洲與歐盟等主要製造國將造成重大衝擊。 2025/04/03 08:44 國際 寰宇要聞
「玩具彈簧」可望在太空控制液體流動 台大師生實驗將登上太空站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發開發機構(JAXA)發起「國際太空站零重力實驗提案比賽」,台大機械系師生團隊,提案在「玩具彈簧」放入液體,利用太空中無重力環境,來限制液體不會流出,甚至可能讓液體隨著玩具彈簧的拉伸、彎曲隨之移動。此項實驗提案獲JAXA選為最具潛力的實驗計畫之一,預計年底或明年初,會在國際太空站的日本「希望實驗艙」(Kibo) 執行此實驗。 2025/04/02 13:30 生活 文教
柯文哲今開刀取結石!台北醫院公開術後狀況 住院觀察一天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早(4/2)7時抵達台北醫院,陳佩琪受訪稱只知要開泌尿道的刀,上午9時許完成手術。衛福部立台北醫院說明,柯文哲進行輸尿管鏡手術,取出1×0.5公分的結石,術後腎水腫情況明顯改善,身體狀況良好,雖然柯文哲希望今日出院,但尊重醫療建議將住院觀察一天,以確保術後恢復順利。 2025/04/02 10:54 生活 醫藥
柯文哲結石取出!躺病床推出手術室畫面曝光 陳佩琪揭術後狀況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自去年9月被羈押禁見於台北看守所至今,但因腎臟出狀況,在獄中血尿、嘔吐,檢查發現左腎積水、左側輸尿管結石,北所今安排他上午8時30分於衛福部台北醫院進行手術,手術約1小時結束,記者直擊他躺在病床上被推出手術房進入恢復室,雙眼緊閉,妻子陳佩琪也說明術後狀況。 2025/04/02 10:52 社會 突發現場
有片|柯文哲上銬赴北醫手術 苦守恢復室!陳佩琪:主刀醫師是台大前同事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京華城案,自去年9月被羈押禁見至今,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昨(1日)才知情,柯文哲今(2日)將動手術。今早7點柯文哲抵達台北醫院,陳佩琪受訪稱,只知要開泌尿道的刀」,其他的事情她一概不知情。據悉,上午9時許,柯文哲完成手術,陳佩琪守在恢復室外等候。 2025/04/02 10:20 政治
獨家|北榮重粒子全球第6國!收治442例腫瘤病人 3大關鍵殺癌續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北榮總設有全台首座重粒子中心,啟用一年多來收治約450位病人,特別在「癌王」胰臟癌有突破性進展,一年存活率約82%比肩日本,吸引紐約大學簽署海外首份合作備忘錄。重粒子治療科主任藍耿立表示,台灣優勢在於機器較日本新,能將劑量分佈做得更複雜,治療更具挑戰性的病例,未來期待搭配新藥或免疫治療延長存活期。 2025/04/02 07:0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