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片|重機猛撞法拉利!30萬與2221萬的對決 騎士呆滯生無可戀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上天開的天大玩笑!有網友在臉書社群轉發一起車禍事件的照片及影片,畫面中是一輛重機與休旅車在路口發生對撞車禍,結果網友認出事故車竟然是天價2221萬元起跳的法拉利SUV休旅車Purosangue V12,受傷機車騎士被人扶起後,呆坐一旁表情生無可戀,網驚呼:「撞到這種車,即使肇責只有10%,看到賠償金也會哭吧?」、「感覺(騎士)三魂七魄都跑了」。 2025/04/02 00:00 社會 突發現場
潤餅一個破500大卡!清明應景吃不發胖 營養師教你聰明搭配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清明時節將至,潤餅是應景的傳統美食。然而,通常一個潤餅的熱量就高達500大卡甚至以上,許多人在享受潤餅美味的同時,也會擔心熱量超標導致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潤餅的熱量高低,關鍵在於內餡的選擇。只要懂得聰明搭配,就能吃得滿足又不怕胖,甚至還能兼顧營養與增肌減脂。 2025/04/01 20:01 生活
震驚柯文哲明動手術!陳佩琪曝阿北病程 「不該被如此對待」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等案遭羈押禁見,日前傳出在獄中血尿、嘔吐,疑似腎衰竭症況,今天上午第三度戒護就醫,柯中午已返回北所,仍未住院。據了解,柯文哲因左腎積水、左側輸尿管結石,明天上午將在台北醫院動手術。稍早,妻子陳佩琪在臉書發文,透露出震驚又憂心,認為柯文哲的身體狀況需要一個能更進一步、能更妥當、適切、有人權的醫療處置。 2025/04/01 19:33 社會
擋路就撞開片!他大腳油門教訓任性停車 餘恨未消回頭補刀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氣瘋了?彰化市曉陽路星巴克停車場發生一起車輛碰撞損毀事件,有休旅車主竟蓄意衝撞他人停放車輛,現場監視器畫面流出後,眾網友卻為肇事車主叫好,還紛紛表示「超療癒」?原來肇事車主是守規矩停放在業者繪設的停車格內,遭撞車輛卻任性停放在他進出必經的通道上,非停車格位,肇事車主疑似不耐久候爆氣把擋路車輛撞開,最後更倒車「補刀」後再下車查看,不過卻可憐了一旁無辜特斯拉電動車遭波及! 2025/04/01 18:54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區桂芝上央視受訪惹議 北一女公告禁教職員受中國官媒採訪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接受中國官媒採訪惹議,北一女校長陳智源昨天(3/31)公告,即日起禁止教職員工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屬官方媒體採訪(如央視)。 2025/04/01 18:41 生活
2盤牛肉破萬!米其林「牛五蔵」私廚料理惹怒全網 黃偉哲也說重話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有5名女子日前去米其林名店「牛五蔵」慶生,結果收到帳單大傻眼,2盤台灣牛破萬元、14片櫛瓜880元,發文奉勸點菜前要先詢價,引發全網炸鍋。連台南市長黃偉哲也喊話,消保官應迅速查核,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確保台南「美食之都」聲譽。 2025/04/01 16:56 生活 地方大小事 消費
柯文哲明將動手術!今3度戒護就醫 原因曝光 【記者丁牧群、施智齡/台北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等案遭羈押禁見,日前疑似腎臟出狀況,在獄中血尿、嘔吐,台北看守所先前於3月25日首度安排他戒護就醫,到衛服部部立台北醫院接受診療,3月29日民眾黨主席到北所前靜坐,北所當晚二度讓柯戒護就醫,柯今天上午三度戒護就醫,原因是醫師上次囑咐他今天回診,柯中午已返回北所,仍未住院。據了解,柯文哲因左腎積水、左側輸尿管結石,明天上午將在台北醫院動手術。 2025/04/01 16:45 社會 法庭
吉隆坡郊區天然氣管線爆炸延燒加油站及49民宅 至少63送醫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郊區今天(4/1)早上驚傳天然氣管線爆炸起火,延燒49間民宅,至少63人送醫治療,遠在數公里外的居民都能感受大火熱浪,消防隊出動78人打火,雖緊急關閉閥門,但管線內殘存的天然氣到下午仍在燃燒,十分嚇人。 2025/04/01 15:26 國際 東協萬象
好市多今起「電子掃卡」 入場方式曝光!內行揭「1卡5人」這樣進場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宣布,今天(4/1)起進入賣場前必須先刷卡,實體會員卡或電子會員卡皆可,並提醒「1卡限帶2人」。目前好市多賣場外入口處,已設立入場措施,會員必須先拿出會員卡,以條碼感應的方式通行。至於外界解讀入場限制將變嚴格,一家四口或五口怎麼辦?內行人曝關鍵是在攜帶的人年齡是否滿18歲。 2025/04/01 15:22 生活 消費
幾歲該給手機?社群手遊成最甜毒品 醫師:孩子喪失「1關鍵能力」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3C世代的來臨,兒少接觸手機、平板越來越頻繁,許多家長也運用手機的便利,不過如何拿捏使用時間和時機成為雙方的考驗。醫師黃軒提醒,當螢幕代替父母,孩子就變了,「社群、手遊是孩子最甜的毒品」,認為孩子的倫理道德是父母身教言教,不是丟給手機教。 2025/04/01 11:13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