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雄外僑學校爆霸凌、階級排擠 家長控校方「冷處理」竟建議受害生轉學

高雄外僑學校爆霸凌、階級排擠 家長控校方「冷處理」竟建議受害生轉學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高雄某外僑學校家長在社群平台投訴,成績優異平日開朗的9歲兒,竟在校園被同學霸凌至少2年之久,曾被同學扯破衣、毆打,還被歸類為「下等級」,家長怒控校方知情,卻選擇冷處理,疑因霸凌者家長與校方關係良好;對此,校方表示重視霸凌案件,全案靜待調查,高市教育局也表示,依外僑學校其母國制度規範啟動調查。
議員爆北市校園霸凌通報「成案率僅10%」 教育局稱嚴謹認定:偏差行為不等於霸凌

議員爆北市校園霸凌通報「成案率僅10%」 教育局稱嚴謹認定:偏差行為不等於霸凌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勞動部職場霸凌案件震驚全台,風波也延燒到校園,台北市議員許淑華揭露,台北市近4年校園霸凌通報超過800件,卻只有89件成案,比例僅10%,痛批台北市教育局形同虛設。對此,台北市教育局回應,偏差行為不等同於霸凌,「是否是霸凌行為,仍應依法嚴謹認定」。
不適任教師調查小組成員將改「全數外聘」 家長、學生團體肯定:減少人情壓力

不適任教師調查小組成員將改「全數外聘」 家長、學生團體肯定:減少人情壓力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教育部今(17)日公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正內容,以及不適任教師淘汰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重點包含霸凌事件處理首創「調和程序」,以及不適任教師調查小組成員,全數為外聘委員。 對於新法內容,家長團體表達肯定,但仍呼籲要增加校園輔導人力、提供教師研習培訓等;青年團體則認為,不適任教師調查小組成員全數外聘,可減少「老師調查自己同事」的人情壓力。
教育部大修「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4/19上路!霸凌事件首創「調和程序」

教育部大修「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4/19上路!霸凌事件首創「調和程序」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去年2月台中一所高中,爆發老師、教官霸凌學生,導致學生輕生事件,引發外界對校園霸凌事件的關注。教育部今(17)日公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正內容,修正重點包含切割區分「生對生」與「師對生」霸凌事件,校園霸凌防制準僅處理「生對生」霸凌;另外,霸凌事件處理增設「調和程序」,可促進加害、受害雙方當事人的對話與相互理解。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