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三越善後|氣爆後28員工遭資遣 業者承諾:助短期安置留台中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13日發生氣爆意外,目前無限期停業中,根據台中市勞工局指出,已收到新光三越14家廠商申請資遣通報28人,對此,今(20)日新光三越副總經理兼營業本部副本部長謝英明回應:「我們會持續去關心,最大的重點還是要先妥善將受影響的員工做短期安置。」 2025/02/20 16:15 生活 消費
新光三越善後|施工未申報遭罰 業者回應確有瑕疵!已啟動安全防護計劃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13日發生氣爆意外,除造成4人死亡,仍有多人還在醫院治療中,台中市府指出,新光三越與施工廠商違反多項規定,包含未申報就改裝施工、未擬定施工中防護計畫等,重罰120萬並勒令無限期停業。對此,今(17)日副總經理兼營業本部副本部長謝英明首度回應:「確實有瑕疵。」並已委請專業建築師進行專業評估,啟動安全防護計劃。 2025/02/17 15:43 生活 消費
新光三越善後|認定櫃姐可放無薪假挨轟 勞動部:停工會經營困難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中新光三越百貨因氣爆停業,勞動部昨(14)日在臉書發文,提到櫃姐、保全等非新光三越聘雇,但在店內工作的勞工,可以放無薪假,引發爭議。勞動部今(15)日回應,對櫃位、保全等的勞雇雙方,氣爆是非預期、難以抗力的衝擊,如果因氣爆停工,導致經營困難,才能與勞工協議實施無薪假。 2025/02/15 18:11 生活 職場
新光三越善後|罹難者補償每人1100萬元 給予員工帶薪公假並啟動心理輔導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中新光三越百貨2/13發生氣爆,目前已知造成4死36傷。新光三越今(15)日宣布,將提供罹難者每人1100萬元補償金給家屬,其中包含慰問金、保險理賠及其他補償等,另外,今明兩天就會啟動針對員工也提供支持與協助,包括帶薪公假,確保同仁工作權益不受影響,也啟動心理支持計畫,後續也會擴大到專櫃夥伴、其他分店同仁。 2025/02/15 16:57 生活 消費
新光三越氣爆|網友控未立即疏散、優先安撫VIP 業者澄清:是誤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中新光三越百貨2/13發生氣爆,目前已知造成4死36傷。有自稱是員工的網友指出,新光三越事發後過了20分鐘才要求疏散,甚至事發後還忙著安撫VIP顧客。對此,新光三越回應是「誤會」,事發後立即疏散所有人員,並播放廣播,部分現場人員如VIP,有專責人員針對各自負責的區域進行疏導,造成誤解。 2025/02/15 12:18 生活 消費
新光三越氣爆|4罹難者死因出爐! 檢二度勘查現場追真相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台中地檢署偵辦新光三越百貨4死37傷爆炸事故,昨晚由謝怡如檢察官率同法醫師前往崇德殯儀館,相驗罹難的百貨公司樓管陳男,今天由黃鈺雯檢察官接續相驗樓管林女、澳門遊客鄧男及盧女夫妻等3名死者,於下午3時許完成相驗,相驗結果判定4名死者多因頭胸部外傷、胸腹部鈍挫傷、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2025/02/14 17:47 社會 法庭
新光三越善後|即起設立「受害人專線」接通報 傷者醫院派駐專責員工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中新光三越百貨昨(2/13)發生氣爆,目前已知造成4死37傷。台中市府盧秀燕要求新光三越每天都要對外說明,新光三越今(2/14)聲明表示,針對傷者及罹難者家屬都安排專人協助,在傷者所在醫院派駐專責同仁,也成立「受害人專線」,由專人提供顧客、 員工及品牌夥伴,即時諮詢與後續追蹤服務。 2025/02/14 17:28 生活 消費
李多慧遭跟拍驚訴「好害怕」!告狗仔觸犯《跟騷法》 結果出爐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啦啦隊女神李多慧去年11月結束環島行程,騎機車回新北市住處時,遭狗仔跟蹤拍攝1個多小時,她發文稱「好害怕」,強調自己雖為公眾人物,但休息時隱私應受保護,李多慧親赴警局報案,新北地檢署隨即偵辦某媒體2名記者涉犯《跟蹤騷擾防制法》,但調查後處分不起訴。 2025/02/14 16:10 社會 法庭
新光三越氣爆|員工也傷亡 吳昕陽急發380字內部信:沒有一個人是孤單的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中新光三越百貨昨(13)日發生氣爆,目前已知造成4死37傷。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今(14)日發出一封380字的內部公開信,表達他和同仁一樣哀痛,也哀悼罹難員工,他強調,「我希望每一位同仁知道,沒有一個人是孤單的」,在艱難的時刻,公司會全力提供一切支持與協助。 2025/02/14 14:47 生活 消費
新光三越氣爆|予罹難者家屬100萬 公司向社會致歉:對人的善後第一優先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中新光三越百貨昨(13)日發生氣爆,目前已知造成4死37傷。新光三越今(14)日表示,昨天已給予罹難者100萬元致意,並給傷者慰問金,也承諾會負起所有該承擔的責任,另也強調,會進行員工彈性班別調配,務使同仁權益和薪資不受影響。 2025/02/14 12:01 生活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