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驚見巨大「飛碟雲」!震撼畫面如「迷你颱風」 氣象署曝原因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昨天有不少民眾捕捉到天空中出現神秘雲朵,看似巨大的「飛碟」和「宇宙飛船」,籠罩在台北上空。還有民眾空拍縮時攝影,震撼地記錄下這個神似「迷你颱風」的現象。其實這個雲叫「莢狀雲」,形成與地形相關,常常出現在固定的位置,以台北盆地為例,容易在陽明山的東側看到它。

不少民眾昨天發現天空出現「特別雲朵」,宛如飛碟造型,一層又一層的堆疊如戰艦般壯大,紛紛拍下照片在網路分享,還有人P上外星人的模樣戲稱「我剛在下面等它們召喚我上船…它在上面看我好恐怖。」網友驚呼「我也有拍!!!我也覺得根本是飛碟」、「就是宇宙飛船了」、「超酷炫的雲~第一次看到這種!」
攝影師在「jerryxie.21」Threads貼出空拍影片,並寫道「夕陽出現這朵雲引起大家注目,結果我也順手空拍縮時了15分鐘,感覺有點像超迷你的颱風。」影片可見「飛碟雲」盤踞在大樓上,畫面震撼,該文引發熱烈迴響,獲得逾59萬次瀏覽。
在 Threads 查看
專家揭原因
因為太多人喊「飛碟」,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在臉書發文解釋,「經過我們判斷這個是一朵雲,並不是幽浮也不是外星人。」
民間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則解釋,這個酷酷像迷你颱風的雲叫做「莢狀雲」,成因為台灣在太平洋高氣壓的邊緣,大氣穩定又吹很強的東南風,氣流順著東南風撞上雪山山脈之後,會上下擺動,其中上升的部分,就會形成這個酷酷的莢狀雲。

解密「飛碟雲」
氣象署表示,飛碟狀的雲,有些甚至巨大地像是宇宙戰艦,但這不是外星人來襲、也不是天有異相地球要毀滅,這是「莢狀雲」。
氣象署指出,當高空西南風強盛時,就有機會出現這種外型特別的雲!「莢狀雲」中央厚、週邊薄,呈現凸透鏡的形狀,有時會一層層地疊在一起,由於外型像豆莢,故名為莢狀雲,不過有時也像飛碟、所以有人叫它飛碟雲。

「飛碟雲」成因
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的情形,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而氣流下沉時,因為變暖,就再次蒸發化為不可見的蒸氣,雲就不見了,如此反覆,因地型而生的「莢狀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