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川普高額關稅接踵而來 美國汽車工業重鎮底特律經濟冷颼颼

川普高額關稅接踵而來 美國汽車工業重鎮底特律經濟冷颼颼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誓言要將製造業帶回美國,3月的25%鋼鋁關稅上路後,上周四(4/3)又有25%進口汽車關稅生效,跨國車廠斯泰蘭蒂斯隨即宣布暫時裁員900人,汽車工業重鎮底特律已開始感受到高額關稅對經濟的影響,下月美國開徵汽車零件關稅恐更雪上加霜。
童子賢:核能只是能源眾多選項之一 應以科學看待非「信仰」或「禁忌」

童子賢:核能只是能源眾多選項之一 應以科學看待非「信仰」或「禁忌」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受邀出席能源論壇,他表示,能源產業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影響著國家競爭力、產業發展及民生福祉,呼籲應以科學理性角度討論能源選項,而非以信仰或意識形態主導決策。「針對能源選擇,他強調核能只是眾多選項之一,應以科學態度看待,而非視其為『信仰』或『禁忌』」。
顧及AI和減碳需求 日本福島核災後首次扭轉核電政策

顧及AI和減碳需求 日本福島核災後首次扭轉核電政策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今天(2/18)敲定作為中長期能源政策方針的「能源基本計畫」,考慮到未來AI(人工智慧)普及用電量大增和減碳需求,決定要在2040年前讓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成為最大電力來源,並盡可能活用核能發電,是日本自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避用核電以來,首度扭轉核電政策。
專訪|一文看懂新核能SMR 專家:對台灣合適發展但2030後才有機會

專訪|一文看懂新核能SMR 專家:對台灣合適發展但2030後才有機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不排斥新的核能科技,並在工商早餐會和業界承諾對核能新技術的研究,保證到2030年不缺電,引發「核綠共存」的討論,目前國際備受矚目的新核能科技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可視為小型核電廠,具備較安全優勢。究竟什麼是SMR?跟傳統核電廠有什麼不同?《知新聞》採訪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李志浩。 專家分析,近年國際間開始關注SMR,主因是氣候變遷衝擊,燃煤、燃氣發電都有缺點,而再生能源又需要高昂的儲電成本,才讓大家又注意到核能發電,不過,在政府態度不明、人才缺乏下,台灣若要成功發展SMR,應該要等到2030年之後較有機會。
一文看懂|核電回歸 全球哪些國家重啟核電發展?最大挑戰是什麼?

一文看懂|核電回歸 全球哪些國家重啟核電發展?最大挑戰是什麼?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十年前,全球的核能產業似乎正走向萎縮,無論是安全疑慮、成本問題,還是對放射性核廢料處理的擔憂,都讓大眾對核能漸漸失去興趣。如今,隨著科技巨擘微軟、谷歌與亞馬遜相繼宣布投資核能,以及富裕國家面對與日俱增的減碳壓力,具成本效益的核能再次回到能源議題的舞台。
日本核能發展未來堪憂 能登半島地震喚起民眾核災惡夢

日本核能發展未來堪憂 能登半島地震喚起民眾核災惡夢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核災以來,一直關閉多數核電廠。但自2022年起,為穩定電力供應並達成減碳目標,陸續重啟核電廠,執政黨自民黨不僅推動重啟閒置核電廠,更計畫興建新廠。然而,年初能登半島的地震再次喚起民眾對311核災惡夢,加上自民黨在上月大選失利,核能的未來在日本變得不確定。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