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AI電力需求!關西電力擬新設核反應爐 重啟地質調查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日本關西電力公司為因應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和半導體產業急速發展所需的電力,考慮在美濱核電廠廠區增設新一代核反應爐,今天(7/22)正式宣布重啟中斷已久的地質調查,創下311大地震福島核災後的首例。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日經》等媒體報導,日本關西電力公司7月22日正式宣布,將在福井縣美濱町的美濱核電廠啟動核電機組新建所需的地質等調查。
美濱核電廠是關西電力公司首座核電廠,1970年1號機組開始運轉,當年大阪舉辦世博,關西電力公司開始輸送核電一事,聲名遠播。
該核電廠已決定關閉1、2號機組,目前僅3號機組在運作。日本政府表示,將在已決定關閉的機組所在的發電廠用地內具體落實新一代機組的新建,關西電力也決定啟動重建相關調查。
關西電力:因應資料中心電力需求
關西電力公司社長森望22日在位於大阪的總社召開記者會,表示日本資源缺乏,「在資料中心和半導體産業急速增長的背景下,電力需求今後將繼續增長」,強調稱「為了推進去碳化,核能是不可或缺的」。
森望表示,「在研議新核反應爐的事業是否可行之際,有必要重啟自主性的現場調查。」不過,關西電力公司表示,並非單憑調查的結果就判斷是否新設或改建成新一代核反應爐。

將是311福島核災後首例
地質和地形等調查是核電機組建設的第一步。關西電力將在調查完成後敲定基本設計,向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提出申請,在獲得批准後啟動實際的建設工程。
如果能新增設核反應爐的話,將是2011年311大地震福島核災以來首例。
關西電力公司2010年為了考慮1號機組的重建,開始進行調查,但因為2011年311大地震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調查中斷。
關西電力公司當年的調查是打算花約1年的時間調查美濱核電廠周邊的地質、地形。但是2011年受到福島核災的影響,日本中央政府成立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有關核電廠安全性的新規制標準變得比福島核災前更嚴格,因此關西電力公司針對美濱核電廠周邊的調查內容、期間重新思考。
一般而言,如果要建設新核反應爐,目前包含事前的環境調查在內,大約需花15至20年左右的時間,一座核電機組的重建費用需耗資1兆日圓(約新台幣2027億元)以上。整個計畫的時間軸如果加上運轉期、之後的廢爐作業等,約需100年程度。
森社長表示,除了自有資金和貸款,還將動用通過2024年實施的大規模增資籌集的部分資金。關於具體的投資額,他僅表示「目前無可奉告」
採用「革新輕水反應爐」
報導說,關西電力公司考慮建設的新核反應爐是「革新輕水爐」的新一代核反應爐,是以既有的沸水反應爐BWR或壓水反應爐PWR為基礎設計開發。
關西電力公司2022年9月宣布,將與三菱重工業、3家日本的大型電力公司合作,共同開發革新輕水爐「SRZ-1200」,目標2030年代中期商轉。
在日本,擁有玄海、川內兩座核電廠的九州電力公司今年5月公布了到2035年左右為止的經營願景,內容記載,「考慮開發、設置新一代革新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