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籲不涉台海衝突 李在明可能重塑韓國外交政策 韓國自由派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預計會贏得6月3日總統大選,如此結果可能改變這個美國重要盟邦對於中國、核武和北韓的政策,例如他曾說韓國應與台海兩岸衝突保持距離。 2025/05/31 09:48 國際 寰宇要聞
路透:外資將台海衝突視為風險 須有所因應 路透社報導,外國投資人過去幾乎無法想像中國會入侵台灣,但隨著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不少投資人將此視為尾部風險不得不有所準備,儘管他們找不到方法可以真正應對。 2025/05/22 18:23 國際 寰宇要聞
彭博:印巴衝突示警中國大陸軍力逼近 台美應加速防禦部署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彭博22日專欄評論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期的空中衝突顯示,中國大陸與美國的空中軍事實力差距正在縮減。這對華府以及台灣都是一項警示。 2025/05/22 18:03 國際 寰宇要聞
廢核代價高昂?不只電價上漲 外媒揭台灣更暴露「致命弱點」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台灣核三廠2號機17日晚間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然而,這項政策轉變正引發國際高度關注。外媒報導,廢核政策不僅將對台灣用電量龐大的晶片產業構成威脅,也恐導致民生和企業電價上漲。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台海局勢日益緊張之際,廢除核能恐為台灣自行製造一個致命弱點:一旦台海發生衝突,台灣將面臨更大的停電風險,因為過去被認為中國唯一可能不敢攻擊的能源設施,屆時將不復存在。 2025/05/21 17:45 能源
盧比歐:台自衛能力成嚇阻關鍵 愈難攻愈能爭取時間 美國務卿盧比歐今天重申,要讓中國侵台的代價高於價值,才能產生嚇阻;建構嚇阻先從台灣自衛能力開始,台灣愈難被攻下,愈能爭取更多時間。他也提到,烏克蘭戰爭若不結束,就會持續消化原本可以投入印太的資源。 2025/05/21 08:01 國際 寰宇要聞
天團「嵐」櫻井翔現身賴清德就職周年記者會 化身記者專訪對話曝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於總統府召開就職周年談話記者會,國內外媒體到場採訪,日本天團「嵐」成員櫻井翔日前為日本節目《news zero》來台拍攝、專訪總統賴清德,櫻井翔今以記者身份到場,引來現場一陣騷動。而總統府稍早也公開賴清德接受櫻井翔、「讀賣電視台」上海支局長渡辺容代專訪的對話內容。 2025/05/20 13:44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接受櫻井翔專訪 透露對中國大陸危機感、提台日無人機合作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中央社】總統賴清德18日接受日本天團「嵐」成員櫻井翔的專訪,19日於日本電視台(NNN)播出。賴總統在訪談中表示,對中國大陸意圖控制台灣的野心非常擔憂,並指出「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殷盼美日及民主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起戰爭」。 2025/05/20 12:58 國際 寰宇要聞
川普開除美軍參聯會主席 美媒:對種族多元政策不滿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21日宣布,開除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並提名退役空軍中將凱恩接任。據美媒指出,布朗被開除應該與川普不滿過去政府的DEI(多元、公平及包容)政策有關。 2025/02/22 13:15 國際 寰宇要聞
外交部政次吳志中:為台海任何狀況準備 「歐盟意識到經濟親中風險」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接受法國媒體「挑戰週刊」(Challenges)專訪指出,歐盟已意識到經濟依賴中國造成的風險,因此對中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儘管面臨中國壓力,仍公開加強與台灣的關係。吳志中說,當歐洲正尋求確保其半導體供應鏈,台灣也準備在歐洲加大投資,台灣技術融入歐洲生態系統,也同時強化台歐的共同安全。 2025/02/19 16:17 政治 黨政要聞
谷立言:鼓勵兩岸對話「和平解決歧異」 被辣問和平協議簽署這樣說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谷立言今受邀演講「安全:維護印太地區和平」,他表示,強化台灣安全、韌性、與世界的連結是AIT的3項任務,美國對中國在台海的挑釁行為感到擔憂,因此強化台灣防禦能力,不是為戰爭做準備,而是防止戰爭的發生;被問及美國是否鼓勵兩岸簽和平協議?谷立言回應,美國鼓勵兩岸進行對話,打造良好氛圍,在不受脅迫情況下,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歧異。 2024/12/20 19:25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