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居全球前三!40歲起篩檢 死亡率降4成

台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居全球前三!40歲起篩檢 死亡率降4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至49歲男女的大腸癌發生率均高居世界前三名,國民健康署自今年將大腸癌篩檢起始年齡從50歲下修至45歲,台大醫院最新研究證實,相較於50歲才開始做糞便潛血檢查,提前自40至49歲間開始篩檢,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23%、死亡率42%,每檢查1548人即可預防一例大腸癌。
台灣年輕腸癌增逾1.5倍 女子半年腹脹像孕婦確診晚期

台灣年輕腸癌增逾1.5倍 女子半年腹脹像孕婦確診晚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49歲大腸癌發生率近年增加超過1.5倍,一名39歲女性半年內肚子大得像孕婦、大便變得稀軟,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腹脹,就醫檢查確診晚期大腸癌。醫師分析肇因除了不良生活作息,吃太多高脂肪、紅肉與加工食品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壞菌釋放有害代謝物引發腸道慢性發炎、黏膜損傷,進而增加瘜肉生成並誘發大腸癌。
龐貝氏症嬰活不過1歲!減輕家長經濟 醫界促納公費篩檢

龐貝氏症嬰活不過1歲!減輕家長經濟 醫界促納公費篩檢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龐貝氏症」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新生兒病患9成無法存活至1歲。台灣是全球第一個實施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的國家,惟屬自費項目,許多新手父母對於罕病缺乏了解,常誤以為檢查「非必要」或因費用考量而選擇放棄,錯失早期診斷與治療契機,因此,醫界和病團呼籲政府將此病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10大死因5項不脫「三高」 賴清德:目標2030降低慢性病死亡率1/3

10大死因5項不脫「三高」 賴清德:目標2030降低慢性病死亡率1/3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召開第3次會議,針對醫院急診雍塞「一床難求」現況,總統賴清德表示,衛福部已經制定短期因應策略,及中長期改革方向,會強化病床調度,發揮緊急醫療網功能,加強區域醫院間的聯防機制。賴並指出國人十大死因,希望2030年目標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死亡率1/3。
2025新制|國民年金、健保費雙漲 公費成人健檢年齡下修

2025新制|國民年金、健保費雙漲 公費成人健檢年齡下修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福部多項元旦新制攸關荷包,包括國民年金保險費率調升,239萬人每月保費增加59元;調整小雇主等之最低投保金額,26萬人每月自付保費增加 98元;因應基本工資調漲,771萬人健保費每月多21元;公費成人健檢年齡下修30-39歲,230萬人受惠;5癌症公費篩檢擴大適用年齡,預估至2030年服務約1200萬人次。
肺癌連2年擠下大腸癌 躍十大癌症首位!每4分2秒就1人罹癌

肺癌連2年擠下大腸癌 躍十大癌症首位!每4分2秒就1人罹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肺癌連2年擠下大腸癌,躍升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國民健康署今日(12/19)公布最新「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平均每4分2秒就1人罹癌,癌症時鐘跟2021年相比撥快17秒,主因新冠疫情趨緩,民眾篩檢及發現異常就醫意願增加。另外,攝護腺癌排序往前1位,胰臟癌則後退1位掉出前十名。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