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醫院外爆兇殺!他欠600元遇債主談判遭刺 頸部中刀亡 【記者王煌忠/彰化報導】彰化縣埔心鄉驚傳兇殺命案!2名疑有債務糾紛的蔣姓、李姓毒癮戒治男子,今天(2日)上午不約而同前往彰化醫院領取美沙冬發生口角,相約到院外田邊談判,過程中蔣男竟持刀朝對方頸部刺下,造成李男傷重送醫不治,警方獲報到場逮捕蔣男,依殺人罪偵辦中。 2025/07/02 14:36 社會 突發現場
不再全民公費打新冠疫苗!今年秋冬限10類人 6-49歲得自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民公費接種新冠疫苗走入歷史!疾病管制署今日(6/27)宣布,國際接種建議由「普遍接種策略」轉為「風險族群導向策略」,2025年秋冬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不再為「年滿6個月以上所有民眾」,調整為10類對象,6歲到49歲無重症或非高風險族群須自費接種新冠疫苗。 2025/06/27 14:54 生活 醫藥
車輛為PM0.1主來源!市區客運今年底35%電動化 2030全面電動化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台北市262電動公車16日晚間突發生火燒車意外,疑似電池故障起火爆炸,成為台灣營業中電動公車自爆火燒車首例!儘管電動公車電池安全性疑慮引發各界關注,由於新興空污超細懸浮微粒PM0.1釀失智風險,交通車輛可能是最主要污染源之一,交通部推動大客車汰換成電動款,預計今年底可到4000輛以上,達成市區客運電動化35%目標。預計2030年推動1萬1700輛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 2025/06/25 15:45 生活
台中17歲少年體重123公斤 「減脂不減肌」8月瘦16公斤!醫師揭減重關鍵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17歲黃姓少年,國中時體重已達97公斤,高中更暴增至123公斤,經體檢發現尿酸值異常,在家人陪同下就診臺中榮總家庭醫學部健康減重門診,醫師透過量身打造減重計畫,並在個案管理師協助下,學習調整飲食與作息習慣,8個月內減重16公斤,體脂率從40.4%降至32.8%,成功達到「減脂不減肌」,讓他重拾健康體態與自信。 2025/06/21 14:40 生活 醫藥
最新國人十大死因出爐!癌症連43年居冠 肺癌死亡率排第一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今(6/16)公布民國11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總死亡人數20萬1383人,較112年減少4192人,癌症更連續43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跌出十大排行、自殺再度重返榜上。十大癌症死亡率前三名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第一,其次是肝和肝內膽管癌,第三為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2025/06/16 11:30 生活 醫藥
腦中風治療新契機!中醫大細胞治療新突破 奪金牌發明獎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細胞治療研究團隊,以「基因工程間充質幹細胞及其應用」發明專利技術,榮獲經濟部113年國家發明創作金牌獎,由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頒發獎項,中醫大講座教授鄭隆賓代表團隊受獎,展現台灣醫學研發在全球細胞治療領域的競爭實力,也為30年未見新藥上市的腦中風患者,開啟治療新契機。 2025/06/11 16:28 生活 文教
聯手哈佛醫學院!馬偕醫大打造「聽得見的未來」 聽覺再生醫學里程碑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由馬偕醫學大學(馬偕醫大)、馬偕紀念醫院及台灣內耳治療學會共同主辦,「第一屆台灣內耳治療學會國際研討會暨哈佛/馬偕聽覺修復及再生醫學新知研討會」,於2025年5月27日至28日假馬偕醫大舉行。此次邀請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眼耳醫院等全球頂尖學者與臨床專家與會。會中馬偕醫大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系主任許益超教授,發表以誘導型萬能幹細胞(iPSC)衍生毛細胞與神經細胞的研究成果,建立仿生耳蝸與內耳類器官晶片開發及人工生物耳蝸的基礎,為聽覺再生醫學向臨床邁進奠定重要里程碑。 2025/06/11 12:59 生活 醫藥
美國商會發表最新白皮書認「關稅對台灣不公」 對能源提5項建議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美國商會10日公布《2025台灣白皮書》,內容直指美方近期針對台灣商品所施加及擬議的新關稅措施,不僅對台灣這個可信賴的民主夥伴不公平,也提高了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成本,與強化台美關係的政策方向相矛盾。 2025/06/10 12:50 財經
超級細菌威脅加劇!六旬翁陷抗生素車輪戰 學會籲3方向改善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抗生素抗藥性細菌威脅逐年加劇,一名六旬患者因腸胃道出血併發肝膿瘍,三度住院、歷時三個多月,使用六至七種抗生素治療卻反覆復發,經血液培養確認是超級細菌,改使用新型抗生素治療搭配手術才成功控制感染。兩大感染學會提出3訴求,籲政府從源頭強化用藥控管、加速新藥導入與健保給付決策。 2025/06/08 13:37 生活 醫藥
粽子開啟慢性發炎 發胖、失眠、焦慮當心腸道在求救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看似無害的粽子,小心吃下去的不只是熱量,可能是開啟發炎體質的開關,高糖高油飲食會使腸道菌相紊亂態,免疫細胞大約7成在腸道,一旦腸道菌相失衡、腸壁屏障受損,身體便容易慢性發炎,發胖、失眠、焦慮都是腸道在求救。不過腸道健康並非建立在「不能吃」,而是掌握減油、補菌與加纖維等三原則。 2025/05/31 12:0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