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槽大地震最新損害預測!恐致近30萬人亡 經濟損失達64兆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政府工作小組周一(3/31)發布南海海槽一旦發生大地震的最新版傷亡及經濟損失預測,估算震災可能導致最多29.8萬人死亡,經濟損失可能增至292.3兆日圓(約64.72兆元台幣)。 2025/03/31 14:01 國際 熱搜話題
日本311大地震14週年 仍有2萬7615人避難中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311大地震今天滿14週年,這場規模9.0強震引發16公尺高的海嘯灌向日本東北沿岸地區,共造成2萬2228人死亡和失蹤,至今仍有2萬7615人因為福島核災的關係還在外地避難,今天各地在地震發生的下午2時46分舉行悼念儀式,為逝者祈福。 2025/03/11 20:38 國際 熱搜話題
日本地震|北海道千島海溝累積「規模9」能量 恐再現大海嘯惡夢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311大地震14周年前夕,日本專家發布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北海道外海的千島海溝已累積巨大能量,足以引發規模9的大地震,呼籲民眾做好對強震和海嘯的準備。根據先前的推測,一旦該區域發生巨大強震,可能會有高達27.9公尺海嘯襲擊,死亡人數將逼近20萬人,且影響將波及全日本。 2025/03/10 21:00 國際 熱搜話題
日本岩手山火已燒120個大巨蛋體育園區 創平成以來最嚴重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日本岩手縣大船渡市26日發生山林火災持續延燒,延燒到今天(2/28)已燒掉約1200公頃土地,約120個台北大巨蛋體育園區,是日本自1992年以來最大規模野火,估計84棟房屋受到波及,還有1人不幸死亡,現場還在持續灌救中。專家分析,自然環境與天氣因素造成災情擴大。 2025/02/28 20:08 國際 寰宇要聞
南海海槽巨震機率增至82%!恐釀香港海嘯 日本3月底公布新損失估計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最新評估指出,南海海槽未來30年內發生規模9地震的機率,提高至75%至82%,進一步加劇大眾對地震以及引發海嘯風險的擔憂。香港天文台近日也分析對香港的潛在影響,指「海嘯波約在地震約6小時後抵達香港東南部海域」。而日本政府為了應對可能的災害,預計3月底發布南海海槽大地震可能的損失的最新估計數字。 2025/02/28 12:04 國際 熱搜話題
顧及AI和減碳需求 日本福島核災後首次扭轉核電政策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今天(2/18)敲定作為中長期能源政策方針的「能源基本計畫」,考慮到未來AI(人工智慧)普及用電量大增和減碳需求,決定要在2040年前讓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成為最大電力來源,並盡可能活用核能發電,是日本自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避用核電以來,首度扭轉核電政策。 2025/02/18 20:15 能源
日本能源新政策「2040核電占比20%」 最大限度活用再生能源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為提高零碳電力,對核能態度轉為開放,經濟產業省周二(12/17)公布新《能源基本計劃》修正草案,除了刪除311大地震後制定、長達十年來的「儘可能降低核電依賴」表述,轉為敦促「最大限度」利用核能和再生能源的立場,還將允許核電廠「擴建」。專家小組指稱,到了2040年,日本核電將占其電力結構的2成,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4成到5成。 2024/12/17 16:12 能源
日本推2.1萬元頂級電鍋 「50品種稻米」都能煮最佳口感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時報》報導,日本人越來越不愛吃米飯,使得家電製造商紛紛投入生產更高價位的電子鍋求生存,甚至讓員工親自下田種稻,盼能獲得開發新電子鍋的靈感。 2024/12/17 12:05 國際 熱搜話題
一文看懂|核電回歸 全球哪些國家重啟核電發展?最大挑戰是什麼?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十年前,全球的核能產業似乎正走向萎縮,無論是安全疑慮、成本問題,還是對放射性核廢料處理的擔憂,都讓大眾對核能漸漸失去興趣。如今,隨著科技巨擘微軟、谷歌與亞馬遜相繼宣布投資核能,以及富裕國家面對與日俱增的減碳壓力,具成本效益的核能再次回到能源議題的舞台。 2024/11/21 13:02 能源
日本核能發展未來堪憂 能登半島地震喚起民眾核災惡夢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核災以來,一直關閉多數核電廠。但自2022年起,為穩定電力供應並達成減碳目標,陸續重啟核電廠,執政黨自民黨不僅推動重啟閒置核電廠,更計畫興建新廠。然而,年初能登半島的地震再次喚起民眾對311核災惡夢,加上自民黨在上月大選失利,核能的未來在日本變得不確定。 2024/11/04 18:27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