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聯電新加坡廠擴建落成 切入22奈米製程、強化全球多元生產基地布局

聯電新加坡廠擴建落成 切入22奈米製程、強化全球多元生產基地布局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聯電(2303)今(1)日宣布在新加坡舉行擴建新廠開幕典禮,新廠第一期將自2026年開始量產,預計將使聯電新加坡Fab 12i廠總產能提升至每年超過100萬片12吋晶圓。此外,聯電這座新廠也將成為新加坡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之一,提供用於通訊、物聯網(IoT)、車用和人工智慧(AI)創新領域的半導體晶片。
分析|聯電否認與格羅方德合併 專家點出3大因素阻礙雙方整併難成功

分析|聯電否認與格羅方德合併 專家點出3大因素阻礙雙方整併難成功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根據日經報導,在掌握的評估計畫中,美國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undries)和聯電(2303)可能談合併,而雙方合作將建立更大規模的美國晶圓代工廠,生產地產將遍布美洲、歐洲及亞洲,以確保兩岸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以及美國在成熟製程面對中國廠商的競爭,也能保持競爭力。
分析|美國將對中國大陸成熟製程開刀? 專家解析台灣二線晶圓廠誰受惠

分析|美國將對中國大陸成熟製程開刀? 專家解析台灣二線晶圓廠誰受惠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美國商務部在上周(11日)針對中國大陸晶圓廠成熟製程晶片召開公聽會,市場預期在對其關稅加倍到50%之下,有利台灣二線晶圓廠受惠轉單效應,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對此分析,中國大陸成熟製程晶片攻佔美國電子產品市場達2/3,並導致部分美國科技企業營收和股價同步受到重創,促使美國政府今年開始把成熟製程晶片關稅拉高,歐美客戶因此將訂單轉移至非中國大陸生產,事實上轉單台灣晶圓廠早就已經發生。
分析|川普徵晶片關稅恐25%起跳 專家認台灣二線晶圓廠衝擊較台積電大

分析|川普徵晶片關稅恐25%起跳 專家認台灣二線晶圓廠衝擊較台積電大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8日預告4月將對晶片、藥品等產品課徵25%關稅,其中,晶片關稅「可能會更高」。對此,專家分析,這比先前揚言課100%關稅降低不少,不過,即使課徵晶片100%關稅,台積電(2330)因產品具有獨佔性,有能力轉嫁給客戶,不過,對於二線廠包括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及力積電(6770)影響較大,主要是它們的成熟產品競爭激烈、毛利較相對較低,衝擊會比台積電來得更大一些。
台積電南科廠傳因地震晶圓破片數萬片? 一文掌握各單位最新預估及回應

台積電南科廠傳因地震晶圓破片數萬片? 一文掌握各單位最新預估及回應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外傳台積電(2330)南科14廠及18廠因0121嘉義大埔規模6.4地震導致廠區晶圓破片達數萬片,引發業界關注,究竟這次地震對產線的衝擊有多嚴重?《知新聞》彙整台積電及聯電(2303)最新說法、市調公司調查數據以及南科管理局說法讓讀者清楚掌握。
聯電Q4每股賺0.68元 Q1營收季減4~6%、降資本支出至18億美元

聯電Q4每股賺0.68元 Q1營收季減4~6%、降資本支出至18億美元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聯電(2303)今(21)日下午舉行法說會並公佈2024年第4季營運報告,其中單季合併營收603.9億元,較上季的604.9億元減少0.2%、年成長9.9%,第4季毛利率達到30.4%,歸屬母公司淨利85億元,每股純益0.68元。展望首季營運目標,聯電預估今年第1季晶圓出貨將與上季持平,平均銷售價格(ASP)約季減4~6%,全年資本支出約18億美元,低於去年的29億美元,降幅37.93%。法人推估首季營收約季減4~6%。
聯電導入工業4.0有成 南科廠整合AI演算法為每片晶圓規劃最佳傳送路徑

聯電導入工業4.0有成 南科廠整合AI演算法為每片晶圓規劃最佳傳送路徑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宣布位於南科的Fab 12A廠入選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全球燈塔工廠網絡」(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展現聯電運用工業4.0技術,提高生產力、效率及智慧製造成果。聯電Fab 12A廠不僅是聯電最大的生產與研發基地,更是全球首座榮獲燈塔工廠認證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