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聯電否認與格羅方德合併 專家點出3大因素阻礙雙方整併難成功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根據日經報導,在掌握的評估計畫中,美國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undries)和聯電(2303)可能談合併,而雙方合作將建立更大規模的美國晶圓代工廠,生產地產將遍布美洲、歐洲及亞洲,以確保兩岸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以及美國在成熟製程面對中國廠商的競爭,也能保持競爭力。

聯電否認有合併案、早盤股價衝高後收斂
受此消息激勵,聯電ADR周一大漲9.16%來到7.15美元,聯電今天早盤股價最高來到48元,漲幅達7.5%,隨後在聯電否認市場傳言之後收斂,10點過後漲幅僅約2%左右。
聯電今對於合併案低調表示,「不回應市場傳聞,公司目前沒有在進行合併」。專家則提出3大理由認為此宗合併案很難成功。

GlobalFoundry實際並非美國公司
針對這項合併項,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以3大理由覺得不可能,所謂的不可能就是說,即使有興趣要合併也不太可能成功,首先是誰併誰還不知道,外媒報導似乎要讓新公司變成美國企業,若是這樣可能是GlobalFundries併聯電,但是GlobalFoundries的主要投資者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投資(Mubadala Investment Co PJSC,擁有逾80%股權),只是總部在美國,所以說追根到底它並不是真正的美國公司。
第二是GlobalFoundries營運不佳,去年還賠了2.62億美元(約87.1億元新台幣),但聯電是賺472億新台幣,要如何讓賠錢的公司併購賺錢的公司?
中國大陸可能否決合併案
第三個是關於大型科技的合併案,在美中科技貿易戰之下,中國大陸一定不會同意,比如之前英特爾要併以色列的高塔,也是被中國大陸否決而併購失敗。所以他認為,聯電和GlobalFuntries合併案是市場為炒股而傳出的謠言。
吳金榮說,基本上,GlobalFuntries的市場跟聯電的市場還是有點不一樣,雙方都有一些特殊製造,問題是2024年晶圓代工市況還不錯,GlobalFuntries竟然還賠錢,代表公司經營有自己的問題。
聯電+Global Funtry市佔仍排三星之後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調查第2季晶圓代工全球排名顯示,聯電第2季晶圓出貨略增2.6%、營收季增1.1%至17.6億美元,市占5.3%、排行第4。GlobalFoundries第2季晶圓出貨較前季改善,雖部分與ASP下滑相抵,營收仍小幅季增5.4%至16.3億元,市占4.9%、位居第5。雙方市佔合計約10.2仍落後三星的11.5%,但超過排名第3的中芯國際(市佔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