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單親媽車禍「裝傻」詐保518萬!卻能買房騎車送小孩 遇帥警卸心防栽了 【記者林志青、丁牧群/台北報導】家住桃園的鍾姓單親媽媽(49歲)2020年12月間因小車禍謊稱受傷,進而取得腦震盪證明,再透過智能測驗裝傻,成功獲得重度認知功能障礙證明,先後向國泰等3家保險公司成功詐保518萬8189元。直到鍾女再次申請3000萬理賠,保險公司起疑報警,檢警發現鍾女生活正常還能騎車,去年5月登門逮人,鍾女見女警頻裝傻,遇帥警就正常應答,北檢昨(20日)依詐欺罪起訴鍾女。 2025/06/21 10:18 社會 突發現場
連輸贏都不記得!日本拳手挑戰拳王遭KO 驚傳失去1個半月記憶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現任WBO次中量級拳王諾曼(Brian Norman Jr.)昨(19日)在東京進行拳王保衛戰,面對日本拳手佐佐木尽的挑戰,結果在第5回合KO了佐佐木尽,最終贏下個人第2場世界拳王保衛戰,日媒報導,佐佐木尽在被擊倒後,再也無法站立,最終被送往醫院,由於後腦勺遭受重擊,導致他失去了近1個半月的記憶,連比賽勝負都不記得。 2025/06/20 19:21 體育 大運動場
有片|就是他! 誆有張學友公關票詐200人 4粉絲被騙百萬怒設局釣出送警局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高雄有名朱姓男子上網誆稱可以拿到歌神張學友演唱會的「公關票」,但收了錢後就落跑,約200人上當,其中4名被害人損失117萬元,昨天設局釣出朱男,警方也獲報關切,一查犯嫌竟是4個院檢發佈通緝的詐欺犯,依法解送歸案。自救會則在網路呼籲被害者團結出面指認,「從頭騙到尾,太可惡!絕對要讓他坐牢10年以上」。 2025/06/19 14:56 社會 突發現場
境外移入瘧疾創19年最高!中年男出差西非 昏迷插管未脫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境外移入瘧疾新增3例,其中2男一起到肯亞自助旅遊,另1男至貝南共和國出差,均從非洲返國後發病確診惡性瘧併發重症,經治療後2例病況好轉住一般病房、1例仍在加護病房昏迷插管且須洗腎,尚未脫離險境。今年累計11例為19年同期新高,疾病管制署呼籲去非洲之前務必購買並服用瘧疾預防投藥。 2025/06/17 15:03 生活 醫藥
救援片|北市牛肉麵店傳意外!疑似CO中毒 4店員不適急送醫 【記者曾伯愷/台北報導】台北市大安區一間牛肉麵店,今天下午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意外。北市消防局獲報出動人車趕抵,麵店廚房偵測CO數值達93ppm,現場3男1女員工身體不適,緊急協助送醫檢查,所幸沒有大礙。 2025/06/15 15:22 社會 突發現場
連2年5月都遭頭部觸身球...陳真一度以為下巴不見:真的很可怕! 【記者毛琬婷/台北報導】富邦悍將外野手陳真上月底在比賽中遭到觸身球砸中下巴當場倒地,造成臉部及下巴撕裂傷,經過這段時間休養在12日歸隊一軍,連2年在5月時都遭遇頭部觸身球的驚恐畫面,讓他直呼希望不要再遇到了,「真的很可怕!」 2025/06/12 17:16 體育 野球天地
器捐中心還原北部醫院器捐爭議:心臟跳停才手術「絕未活摘器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日有檢察官、法醫與北部某醫院針對器官捐贈程序發生爭議,器捐中心董事長李明哲今日(6/12)親自還原始末,強調本案在醫療、倫理與法律三面向皆符合法規與專業原則,唯在與司法機關初步聯繫階段,檢察官與法醫不熟稔心臟死後器官捐贈流程有時間急迫性而產生認知落差。 2025/06/12 15:28 生活 醫藥
「保拉障礙」難超越!德保拉2局丟4分傷退 仍創史上最快800K超狂紀錄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中信兄弟昨(4日)作客樂天桃猿主場,比賽因雨中斷1小時13分鐘才恢復進行,中信兄弟洋投德保拉疑受因雨比賽暫停影響,昨僅投2局就狂丟4分,還意外受傷退場,最終兄弟以2比8輸球,但德保拉還是寫下中職史上最快800K的超狂紀錄。 2025/06/05 07:37 體育 野球天地
痛到快趴地!6旬婦下背劇痛險誤判 竟是細菌入侵骨頭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當阿嬤的68歲王姓婦人,平時健康狀況良好,糖尿病控制穩定,也經常運動保持活力,原本是家人眼中開朗的「開心奶奶」,但年初突然出現嚴重下背劇痛,甚至「痛到快趴在地上」,原以為是退化或關節問題,最後坐輪椅就醫檢查,揪出竟是鏈球菌感染腰椎引發骨髓炎,用藥後症狀迅速緩解,也讓她找回笑容。 2025/06/03 19:31 生活 醫藥
專訪|700醫糾案卡關!全因醫師拒具名鑑定 司法官曝心聲求解方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刑事訴訟法》2024年5月15日施行鑑定新制,要求刑事案件鑑定人須具名,且必要時須配合司法機關到法庭作證說明。新制影響最大的是醫療糾紛案,因為院檢以往長年委託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醫師有無過失,但醫審會認為新制「窒礙難行」,理由是「具名」恐使鑑定醫師遭關說、騷擾甚至報復,且醫師本業繁忙,難抽出時間出庭,因此醫審會同年8月起退回司法機關委託鑑定案,導致新制施行1年來,累積700多件醫糾案卡在地檢署及法院無法結案。一名檢察官無奈說:「司法官已經忙到快瘋掉,我覺得醫療糾紛最好都給衛福部處理。」《知新聞》訪問法官黃湘瑩和檢察官黃珮瑜,了解修法原因和困境。 2025/05/30 10:43 社會 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