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業車近10年逾30多起事故 勞動部首辦國際認證訓練班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10年高空工作車事故累積30多件,屬於高風險機械設備器具之一,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勞安所)與國際高空車操作人員訓練機構(IPAF)合作,完成國內首次高空工作車種子人員培訓及取得國際證照,共有16人完成課程並通過考核,可獲得IPAF證照,持證人員可於多個國家直接操作高空工作車。 2025/04/19 18:21 生活 職場
總想吃雞排、洋芋片恐「過勞警訊」 缺鉻讓人嗜甜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總忍不住想來份雞排、洋芋片等高熱量食物,可能不只是嘴饞,而是身體發出「過勞警訊」!家醫科醫師解釋,長期壓力會導致皮質醇過量分泌,生理反應傾向攝取高熱量鹹食,缺乏調節胰島素的鉻元素則會讓人想吃甜食,缺鎂與維生素B群可能對巧克力或含咖啡因食物強烈渴望,缺鐵使人不自覺愛嚼冰塊。 2025/04/19 10:07 生活 醫藥
星宇航空年齡歧視!屢拒56歲求職者面試 挨罰30萬訴願被駁回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一名56歲的劉姓勞工,曾有多年航空公司地勤工作經驗,但多次應徵星宇航空的相關職務,卻不斷被以「職缺名額有限」拒絕面試。劉姓勞工後續向桃園市勞動局申訴因年齡而遭歧視,勞動局後續也認定星宇歧視中高齡就業,開罰30萬元,星宇不服因此提出訴願,勞動部近日駁回訴願,維持開罰30萬元。 2025/04/05 15:23 生活 職場
力挺護理師!新光醫院5月起加薪6.5% 長庚例行7月調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拍板自今年5月1日起挹注42.2億元改善急診壅塞,鑑於足夠護理人力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新光醫院今日(4/2)宣布,今年5月1日起再調升全院輪值三班護理人員薪資6.5% ,預計每年多支出3900萬,白班護理人員薪資平均將可達63,300元。長庚醫療體系則每年7月例行加薪,過往加薪幅度約4%。 2025/04/02 18:11 生活 醫藥
審計部認定就安基金使用不當 洪申翰:配合司法追究決策者責任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被審計部認定,有7000多萬元支出使用不當,勞動部先前稱會爭取公務預算歸墊,但被質疑讓全民買單。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今(2)日回應,這是依照審計部判定辦理,但依然會配合檢調和司法,來追究決策者責任。 2025/04/02 11:54 生活 職場
線上申請成立勞保投保單位放寬 不再只限持有工商憑證企業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勞動部勞保局設有e化服務系統,可讓具有工商憑證的單位,線上申請成為勞保、職災保險等的新投保單位。去年12/30起,擴大開放持有政府憑證、組織及團體憑證或醫事憑證,且有統編或扣繳單位編號的單位,也可以線上申請成立新投保單位,可以省下郵寄文件、親赴辦理的時間。 2025/04/01 14:49 生活 職場
自戕卻領「因公撫卹」!勞動部吳姓公務員非首例 駐日外交官成指標案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勞動部39歲吳姓公務員輕生,銓敘部通過從優辦理因公撫卹,相較民間商業保險規定自殺不予理賠,「因公撫卹」適用範疇引發討論,事實上立法院跟考試院過去曾為此議題討論多時,一度將撫卹對象排除自殺身亡者。駐日外交官蘇啟誠2018年自戕身亡,成為退撫法上路後的指標案例,據了解,銓敘部審查小組這次審理吳姓公務員案,便是拿蘇啟誠案標準來檢視,最後依勞動部函請事由「戮力職務,積勞過度,以致死亡」通過辦理。 2025/04/01 10:28 政治 黨政要聞
因公撫卹|一文看懂因公殉職遺屬撫卹金額 銓敘部:一年受理30餘案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吳姓公務員去年11月疑不堪分署長謝宜容職場霸凌,選擇在辦公室輕生,享年39歲,銓敘部今年2月審查勞動部所提事證,破例認定吳員因公死亡,將從優發給遺屬一次撫卹金、加給撫卹金及長達10年的月撫卹金。官方最新統計,全國公務人員36萬2942人,因公殉職案例一年約30、40件,其中追捕罪犯、救災等第一線警消人員為大宗,自殺所致者占極少數。 2025/04/01 10:27 政治 黨政要聞
《職安法》修法草案納入「職場霸凌專章」 設申訴案「協調」機制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去年勞動部發生職場霸凌案件,引起外界對職場霸凌的關注,勞動部今(28)日預告《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草案納入「職場霸凌防治專章」,內容要求企業要設職場霸凌申訴管道,且收到申訴必須進行調查、懲處,但也明訂若申訴有意願,雇主可採用「協調」機制,如協調不成立就續行調查程序。 2025/03/28 18:29 生活 職場
工時好長!民團呼籲增加國定假日 喊設性平教育日、婚姻平權日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近期審查國定假日相關立法,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尊嚴勞動修法聯盟等民團與時代力量今(26)日呼籲,應增加國定假日,並將「性別平等教育日」、「婚姻平權日」、「國民體育日」等彰顯進步價值的假日,加入討論。 2025/03/26 11:04 生活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