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醫療8月起會診不限科別 135鄉鎮、180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為增進山地離島及偏僻地區民眾專科醫療可近性,自2020年12月29日起推動遠距計畫,迄今已服務約3.9萬人次,為進一步擴大遠距計畫服務涵蓋率,健保署宣布今年8月起取消遠距會診專科別限制,並擴大適用地區,預計將有135個鄉鎮、180萬人受惠。 2025/07/04 18:29 生活 醫藥
早期篩檢阿茲海默症 專家揭關鍵在Tau蛋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隨著台灣核准兩款阿茲海默症新藥,失智症早期篩檢相當重要,台灣現行只能使用量表和規範來判斷病人「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但阿茲海默症只是失智症的其中一種,醫師指出,相較於類澱粉蛋白在阿茲海默症症狀出現前即可能沉積,Tau蛋白的出現則與神經損傷、病情惡化高度相關,是評估是否啟動治療的關鍵生物標記。 2025/06/25 13:59 生活 醫藥
逾35萬人失智!8徵兆揪出極早期 趴趴走已是中期「動腦社交延緩退化」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發各界惋惜,我國失智症人口已超過35萬人,其中阿茲海默型占六成。醫師指出,極早期徵兆可能有判斷困難、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重複相同問題、不會使用遙控器等小型3C、忘記正確的年月份、處理複雜財務或記住約會時間有困難,中期病人會不分晝夜趴趴走,多動腦、社交可減緩退化速度。 2025/06/22 10:12 生活 醫藥
急重症醫師人力荒!北榮2招留才 合理薪資且不同工不同酬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急診醫師爆離職潮、雲嘉南神經內科崩盤,如何喚起年輕醫師投入急重症,行醫37年的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日(6/14)認為,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看見他們的勞累,最基本是給予合理薪資且不同工不同酬,和諧的工作氛圍也是留人關鍵,他開心透露,今年北榮外科、婦產科和急診住院醫師全部都收滿。 2025/06/14 20:02 生活 醫藥
遭公審「草菅人命不配為醫」!神內醫師心寒請辭 聖馬爾定醫院硬起來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近日一名肺炎急症入院的病患家屬,在社群平台上發文公審嘉義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葉世彬,措辭強烈稱他「草菅人命、不配為醫」,導致葉醫師心灰意冷而提出辭呈,引發醫界廣泛關注,紛紛發聲力挺,該患者是肺部發炎,本就應轉由胸腔科醫師處理,家屬的不理性發言舉動扼殺醫師專業。事後,聖馬爾定醫院堅定立場,除慰留葉世彬醫師,更決定針對不實指控採取法律行動。而近期急診與神經內科醫療人力嚴重流失,面臨醫療崩壞狀況,健保署今天再度回應提出應對措施。 2025/06/10 21:33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醫示警:職業環境再不改善 未來中風、失智恐找不到醫師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醫療現場持續發出「求救信」!台灣神經學學會及台灣腦中風學會就發佈聲明示警,目前的神經科執業環境若不改善,未來確實可能發生,急性腦中風找不到神經科醫師的狀況,衝擊包含中風、失智、巴金森氏症等疾病患者。 2025/06/10 15:58 生活 醫藥
雲嘉南神經內科崩盤!不收無效轉診 健保署急令:取栓評估費8成須給醫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雲嘉南地區腦中風醫療亮紅燈,嘉義長庚示警各大醫院神經內科崩盤,健保署今日(6/10)表示,從2024年就增列給付取栓評估費3000點,推估一年健保給付4300萬元,今年進一步明定八成要給執行評估的神經內科醫師,7月1日起上路。 2025/06/10 14:04 生活 醫藥
健保砸42億救急診!6月撥款有前提 石崇良:先幫醫護加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急診醫師爆離職潮,急診醫學會今年初調查,預計5月離職約66人、考慮今年底離職超過50人,健保署5月1日起祭出4大改善、總計挹注42.4億元增加多項給付,雖然衛福部長邱泰源說6月開始發放,不過健保署長石崇良今日(6/10)強調,醫院必須先幫醫護人員加薪才會撥款下去。 2025/06/10 12:19 生活 醫藥
雲嘉南腦中風最後防線亮紅燈 邱泰源允:盡力協調、彌補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近期嘉義長庚醫院神經科醫師發出訊息,要求他院腦中風不適合取栓的病人,不要送往該院,希望將保存該院重症人力。衛福部長邱泰源今表示,他們對於轉診對象做了更好的詮釋,也關心包含急重症科別人力缺乏的問題,都會盡力協調彌補,「絕對要讓全台灣各個地方的急重症都得到最好的照顧」。 2025/06/09 09:58 生活 醫藥
今年恐逾百名急診醫離職! 田知學喊話:醫療體系失血警訊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這是整個醫療體系正在失血的警訊」,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田知學今天發文示警,今年通過急診專科考試的人數不到100位,選擇離開急診領域的主治醫師,卻將超過100位,呼籲別等到急診關床、醫護離職潮全面爆發時,才開始懷念曾經的醫療品質與可近性,「健保是全民的權益,但同樣是全民的責任」。 2025/06/08 19:4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