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媽媽也會累!送上一份「每天都能感受到」的溫柔 年輕時,媽媽為照顧全家人付出歲月及體力,除了生活中的操勞與付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也慢慢出現一些變化。邁入中年後,不得不面臨更年停經後所帶來的改變。過去健康檢查正常的數據,漸漸呈現異常;原本擔心爸爸的心血管健康問題,竟然也出現在媽媽身上;媽媽的骨質越來越疏鬆,恐一摔就骨折… 2025/05/12 17:30 民生
乳癌晚期治療困境!健保給付最多2年 她自費百萬續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59歲陳太太11年前確診荷爾蒙陽性乳癌第2期,歷經乳房切除手術與重建、16次化療與28次放療,原以為戰勝病魔,4年前卻發現癌細胞轉移至肝臟,切除部分肝臟後開始口服標靶藥,無奈健保最多給付2年,為了降低復發風險,陳太太咬牙花上百萬元繼續自費用藥。台灣乳房醫學會呼籲健保接軌國際,持續給付治療有效的晚期病友,別讓存活成為兩難抉擇。 2025/04/30 20:28 生活 醫藥
不實投書重傷健保形象 衛福部正式籲求《刺胳針》撤稿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住院醫師日前投書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錯誤引用數據做出失實論述,導致誤導性結論,嚴重傷害我國醫界及健保形象。衛福部今日(4/30)投書該期刊,除澄清事實外,亦嚴正要求期刊撤回該文,以維護台灣醫療體系國際專業聲譽。 2025/04/30 19:33 生活 醫藥
「歌王」染30年惡習 突狂咳、中氣變差!竟是癌王找上門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一名56歲王姓男子,相當熱愛唱歌,聚會時總不忘上台高歌一曲,近來歡歌時卻不時出現狂咳、呼吸急促、中氣不足狀況,經就醫檢查,醫師發現他菸齡竟長達30年,遂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果然在右上肺發現一顆約2公分、邊緣不規則腫瘤,切除後證實為惡性,所幸並未擴散,經治療後讓他又能一展歌喉。 2025/04/29 13:15 生活 醫藥
投書批健保醫師深夜道歉!坦承錯誤引用 將向國際期刊更正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近日刊登一篇讀者投書,指稱台灣健保瀕臨崩潰卻錯誤引用數據,引起台灣醫界熱議,衛福部部長邱泰源更要正式向《刺胳針》回應與澄清。中國附醫今日(4/26)深夜透過新聞稿,針對錯誤內容代替投書醫師向各界致歉,並立即詳列整理錯誤處,向期刊提出更正申請。 2025/04/27 09:34 生活 醫藥
醫投書國際稱健保瀕崩潰!錯誤百出 台大醫院長:太簡化問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近日刊登一篇讀者投書,指稱台灣健保瀕臨崩潰,醫界熱議其中引用數據錯誤百出。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健保制度確實有些問題但沒有該作者講得那麼不堪,也不該把問題過度簡化。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將正式向《刺胳針》回應與澄清。 2025/04/26 19:07 生活 醫藥
今夏新冠疫情恐再升溫 80萬人快打第二劑JN.1疫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夏天全球迎來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台灣的新冠死亡率甚至在7月攀升至全年最高點,顯示新冠病毒威脅不再侷限秋冬季節,專家預警,今年夏季可能再出現一波疫情,4月8日已開放三大族群接種第二劑JN.1新冠疫苗,預估6月底前約有80萬人符合接種資格,呼籲在疫情達高峰前建立足夠保護力。 2025/04/18 11:56 生活 醫藥
台灣每年26件兒虐重傷!四分之一死亡 倖存七成永久神經障礙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近5年台灣每年平均有26名兒少受虐致死或重傷,其中5成診斷出受虐性腦傷,25%以上喪命。倖存者7成會永久神經功能障礙,包括智能障礙、腦性麻痺、癲癇等,5成以上視力部分或完全喪失。常見家長以意外跌落當藉口,但醫師直言,從150公分高度以下跌落,造成嚴重顱內受傷的機會極微,85%是人為。 2025/04/11 13:03 生活 醫藥
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男遊中西非 呼吸衰竭住加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境外移入瘧疾今年累計7例,創19年同期新高,疾病管制署今日(4/8)公布新增一例重症為中部60多歲男,2月下旬曾參加中西非10國旅行團,返台當日全身倦怠、噁心嘔吐、腹瀉、黃疸,4天後急診診斷肝腎衰竭,鑑定爲惡性瘧,目前仍因呼吸衰竭插管住加護病房治療。 2025/04/08 14:11 生活 醫藥
每年近千人遭蛇吻!最常見2毒蛇 牢記「5要5不」保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每年約有近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疾病管制署表示,最常見龜殼花和赤尾青竹絲,佔八成,其餘是眼鏡蛇、雨傘節、百步蛇、鎖鏈蛇等,不慎被咬傷要記住蛇的外觀特徵、脫下飾品,別割開傷口或用嘴吸出毒液,不冰敷、不飲酒,儘速就醫在4-8小時內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癒率高。 2025/04/03 17:33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