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議員古秀英車禍自撞橋墩!1家6口負傷 9旬父顱內出血搶救不治 【社會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台中市原住民市議員古秀英,今早一家六口驅車前往台中市和平區,卻在台8線中部橫貫公路東關路三段發生自撞橋墩車禍,結果後座的9旬古父傷勢嚴重,氣胸、顱內出血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搶救不治。車上其餘5人則各受有骨折、骨裂傷勢,意識清楚無生命危險。古秀英本人肩部疼痛、骨頭裂傷。車禍確實肇因目前由警方調查釐清中。 2025/02/23 17:4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環狀線震損遭求償19億!中工駁未按圖施工批「球員兼裁判」 侯友宜、蔣萬安回應 【記者林巧雁、曾伯愷、許皓婷/台北報導】去年0403花蓮壽豐鄉發生7.2強震造成環狀線災損,新北捷運局及台北捷運局委託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1月發布災損調查報告結果,認定是中華工程未按圖施工所致,對中華工程提告求償19.27億。施工單位中華工程由董事長周志明今召開記者會,發布18頁報告反駁此調查是「球員兼裁判」,全把責任推給中工。中工為威京集團,而集團主席、創辦人沈慶京因京華城案與柯文哲政治獻金案被收押禁見。 2025/02/17 14:54 財經 產業脈動
高雄分屍|檢警借提兇嫌!住處搜查5小時再扣證物 「死亡筆記」爆第5人名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高雄檢警偵辦73歲老翁張介宗涉殺害3名失蹤婦分屍案,今天首度借提遭羈押的張男,並再度帶回住處搜、模擬犯案約5個多小時。據了解,專案小組先前曾搜索張男住處,意外發現一張「死亡筆記」,寫著5個名字,警方根據在張男屋內牆上的血跡反應,鑑識確認其中3名死者身分,和名單吻合,第4個婦人追查發現平安無虞;至於第5個名字,則是張介宗本人,甚至還寫著他自己的住址和電話。究竟行兇動機和「死亡筆記」的目的為何,檢警仍持續深入追查。 2025/02/10 17:29 社會 突發現場
高雄連環分屍|尋獲脾、胃人體器官 3死者頭顱、兇器下落成謎 【記者古和純、陳力維/高雄報導】高雄發生3名7旬婦人遭連環殺害,警方發現73歲兇嫌張介宗到前鎮五號船渠周邊棄屍,6日展開搜索,已尋獲18塊屍塊待鑑識確認身分,昨天找到脾、胃人體器官,確定當事人遇害,但尚未尋獲死者頭顱。專案小組今天(2/9)指出,由於頭顱較重,估計可能沈到水底,但也無法排除凶嫌將頭顱剁開肢解,高雄市刑大隊長鄢志豪說「目前也只能看證據說話」,就已尋獲人體組織進行檢驗,且關鍵兇器目前下落不明,警方與救難大隊今天會下水進行打撈,盡力盡速取得案情突破。 2025/02/09 13:22 社會 突發現場
淡江大橋、柬埔寨金邊德崇機場 入選2025影響世界的建築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從世界各地即將於今年內完工的建築當中,選出11座可以形塑世界的新建築,包括淡江大橋、大阪世博的木造環狀大屋頂、柬埔寨金邊崇德國際機場等。 2025/01/02 17:59 國際 東協萬象
陽明山驚見女屍卡馬槽橋!死者身分曝光 死因待釐清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北市警員今天巡邏發現陽明山馬槽橋墩有女子受困,通報消防局到場協助吊掛脫困,受困女子明顯死亡;經比對特徵,警方發現為通報失蹤的52歲李女,後續報請士林地檢署刑事相驗死因。 2024/12/30 21:14 社會 突發現場
淡江大橋2026年通車!70層橋塔跨年煙火成亮點 陳世凱:估假日吸2.5萬人次觀光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淡江大橋是我國國家重要交通工程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跨距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且因應淡海輕軌捷運系統建設與公車,大橋也預留輕軌延伸所需橋面空間,成台灣第一座公路與軌道共構景觀橋,原訂2024年底通車,但遇疫情物料、人力短缺,導致通車延至2026年上半年,目前工程進度77%;淡江大橋未來將是著名地標,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未來整個橋塔高度將近70層,若施放煙火,台灣跨年將有兩個亮點,一個是101,另一個就會是淡江大橋的橋塔煙火,推估假日觀光旅次1天約2.4萬至2.5萬人次。 2024/12/11 16:09 生活 交通
有片|台南深夜飛車自撞橋頭!凹成驚悚V字 1死2輕重傷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東山174線昨天深夜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輛轎車不明原因自撞橋頭,車頭嚴重凹陷成V字型,駕駛當場失去呼吸、心跳,送醫仍不治;2名乘客輕重傷,住院觀察。肇事原因仍待警方釐清。 2024/12/05 11:56 社會 突發現場
國1東湖內湖段壅塞!高公局增車道紓解 北上11月底、南下年底前開放通車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道1號東湖內湖雙向路段因車流量大且匝道匯出入交織頻繁,尖峰時段常有壅塞情形,高速公路局為有效紓解,針對南下、北上增設1車道改善工程,北上路段於2024年11月底前完成改善開放通車,南下路段涉及敏感性邊坡處理,仍可於今年底前改善開放通車,兩側拓寬工程將改善台北內湖至汐止、基隆間往返交通壅塞。 2024/11/12 15:55 生活 交通
和平新生天橋為何要拆?蔣萬安在堅持什麼 北市交通局不忍全說了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 台北市唯一有頂蓋、已有42年歷史的人行陸橋「和平新生天橋」驚傳即將拆除,引發部分民眾反彈希望保留珍貴城市記憶,甚至串聯簽署聯署書抗議,但台北市長蔣萬安態度仍未鬆動,直言「對的事情要堅持,不要騎驢找馬」。北市交通局也再針對評估拆除補充說明,稱該天橋式結構老舊的公共設施物,對市容天際線景觀有阻礙,同時使用率僅10%,拆除後可降低右轉事故。 2024/11/06 01:00 政治 首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