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觀察|台幣升不停、客戶提前拉貨效應 電子廠第3季恐旺季不旺

觀察|台幣升不停、客戶提前拉貨效應 電子廠第3季恐旺季不旺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27日盤中更一度見到28.904元的3年新高,讓台廠直呼壓力山大,再加上,川普關稅的暫緩期將在7月9日到期,儘管市場預期,川普有機會將繼續延長暫緩期,但下游先前在第2季的提前拉貨也需要時間去化,將讓第3季的營運恐呈現旺季不旺。
鴻海拚AR智造、友達群創攻Micro LED及AI 台廠SID 2025打造數位化生活

鴻海拚AR智造、友達群創攻Micro LED及AI 台廠SID 2025打造數位化生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TUEX即將登場,不過全球顯示技術的巔峰盛會 SID Display Week 2025日前也火熱開展,台廠包括鴻海(2317)攜手Porotech、Rayprus新煒、GIS業成、Jorjin佐臻等產業夥伴,展出一站式AR解決方案。至於面板雙虎友達(2409)及群創(3481)則分別在Micro LED及AI各自秀出最新應用。
核三廠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核三廠歸零1|從10大建設榮景到廢核四!47年核能時代終結 供電難題來襲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屏東恆春核三廠2號機預計2025年5月17日停止運轉、18日凌晨起除役,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核電走過47年歷史,曾占全台發電量逾五成,如今歸零,替代能源是否足夠,成全民關注焦點。《知新聞》規劃專題,帶讀者回顧核電廠從十大建設的驕傲,到核四停建的爭議,在半導體及AI資料中心龐大用電需求下,台灣未來如何穩定供電、避免缺電危機。 搶在核電除役前,立法院2025年5月13日通過《核管法》修正草案三讀,讓法定運轉期40年最長可延長20年。但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修法通過不代表核三廠2號機5月18日後可繼續運轉」,仍需經3年半安全體檢程序。 專家示警,核電歸零後的結構性問題,數據表面看起來供電無虞,實際上夜間風險巨大,加上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也令人擔憂,原訂2025年達20%目標,2024年卻僅達11.6%,短期要補足廢核後的電力缺口不太可能。
核電歸零4|核能退出電力版圖 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真能撐起台灣供電?

核電歸零4|核能退出電力版圖 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真能撐起台灣供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屆時核能正式從台灣的發電結構中退場。根據台電資料,2024年發電量為2514.4億度,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82.1%,包括燃煤31.1%、燃油1.4%、燃氣47.2%、汽電共生(不含垃圾及沼氣)2.4%等,再生能源(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占比為11.9%,抽蓄水力1.2%,儲能電池0.1%,核能為4.7%。儘管核能比重不高,但火力發電所造成的排碳,也成為台灣發電最大的問題。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