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精症男求子18年靠AI技術圓夢 「STAR」方法讓妻子懷孕了

國際 熱搜話題
2025/07/04 19:02
張翠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一對夫妻因為不孕症,在嘗試懷孕18年後,終於在人工智慧(AI)的協助下懷上了第一個孩子。根據美媒周四(7/3)報導,這種名為「STAR」的方法,利用AI來辨識並恢復曾認為自己完全沒有精子的男性體內隱藏精子,再透過體外受精(IVF)受孕,成功創造首例透過STAR方法成功懷孕的案例,預產期將在今年12月。

圖為女子懷孕並在腹部綁上緞帶的示意照。法新社 zoomin
圖為女子懷孕並在腹部綁上緞帶的示意照。法新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AI技術推動了美國生育保健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正在使用AI來幫助評估卵子品質,或是在接受俗稱試管嬰兒的IVF的患者身上篩檢健康胚胎。雖然仍需進行更多研究和測試,但AI如今或許尤其正在男性不孕症領域取得進展。

哥倫比亞大學生育中心主任威廉斯(Zev Williams)及其同事歷經5年時間研發了STAR方法,旨在幫助檢測並恢復無精子症(azoospermia)患者精液樣本中的精子。

無精症發生率約1%

無精症是不孕症的一種,發生率約1%,指的是男性精液中完全找不到精子,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沒有生育的機會。傳統上,無精症的治療方法包括直接從患者睪丸中取出精子。威廉斯說:「睪丸一部分被切除並破碎成小塊,然後試圖從中找到精子。」威廉斯補充道:「這是種侵入性手術。只能做幾次而已,否則可能會留下永久性疤痕並損傷睾丸,而且很痛苦。」

現在有了AI的協助,成果令人萬分驚喜。

研究團隊表示,有患者提供精液樣本,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花了兩天時間仔細檢查,但仍找不到任何精子。威廉斯說:「我們把樣本送入用AI技術的STAR系統。1個小時後,系統就找到了44隻精子」,他表示「就在那時,我們意識到,『哇,這真是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它將為病患帶來巨大的改變。』」。

AI幫助找出肉眼無法識別的細胞

「STAR」全稱為「精子追蹤與恢復」(Sperm Tracking and Recovery),精液樣本被放置在顯微鏡下特製晶片上時,STAR系統會透過高速攝影機和高解析影像技術連接顯微鏡,開始掃描樣本,在不到一小時內拍攝超過800萬張圖片,最終識別出精子細胞。

該系統會立即將精子細胞分離出來,置於一小滴培養液中,讓胚胎學家能夠恢復這些可能永遠無法用人類肉眼找到或識別之細胞的活動力。威廉斯說:「這就像在成千上萬堆乾草中找出1根針,不到一小時就能完成搜索,而且操作非常輕柔,不使用任何有害的激光或染色劑,精子仍然可以用來使卵子受精。」

患者妻:「原本幾乎放棄了希望」

威廉斯強調,「這些患者的精液樣本裡可能只有兩三隻精子,而不是通常的2億到3億隻精子。不是200萬或300萬隻,真正來說只有兩三隻」,憑藉STAR系統精準度和胚胎學家專業知識,即使是這麼少數的精子,也能成功使卵子受精。

一對嘗試18年都無法受孕的夫妻,此前已經接受過幾回合的IVF手術,女方表示「原本幾乎放棄了希望」,後來找上該團隊,透過「STAR」找到了3隻精子並將其恢復活動力,再以IVF與她的卵子結合,最終助她成為首例透過STAR方法成功懷孕的案例,預產期在今年12月。為了保護隱私,這對夫妻匿名受訪,而妻子仍掩不住欣喜說:「花了兩天時間才相信自己真的懷孕了,我每天早上醒來都不敢相信,直到看到掃描結果,我才相信懷孕了。」

醫界持保留態度

儘管此方法目前僅在哥倫比亞大學生育中心提供,威廉斯的團隊仍希望透過發表這項研究成果,把經驗分享給其他生育中心。他表示,使用STAR方法為患者尋找、分離和冷凍精子的總費用,略低於3000美元(約8萬6858元台幣)。

不過醫界對於此方法的成效持保留態度。紐約市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胚胎學教授、男性學及輔助受精計畫主任巴勒莫(Gianpiero Palermo)表示,在生殖醫學領域倉促應用AI可能會給患者帶來虛假的希望,STAR仍需要更進一步驗證。

這並非醫師首次利用AI幫助男性無精症患者。加拿大一個獨立研究團隊建立的AI模型,可以自動化並加速從無精症男性精液樣本中尋找稀有精子的過程。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AI # 不孕症 # 無精症 #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