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三高死亡率降1/3 「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今年上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高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防治成為各國首要課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宣布新目標,要在2030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國民健康署今年起將成人公費健檢年齡下修至30歲,盼找出八成的慢性病患早期介入,健保署則導入AI 風險分級工具與分級照護制度,預計今年上半年先推出「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 2025/03/28 20:49 生活 醫藥
曹興誠嗆霸凌!批遭集體潑糞 徐巧芯:歡迎告我1億元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領銜罷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身陷桃色風波,歷經多日否認,昨終於證實私密照女子是「前中國女友」。不過昨晚他再度和徐巧芯爆發筆戰,更下戰帖嗆「敢出來跟我面對面辯論嗎?」,讓徐巧芯回嗆「中選會辯論會我保證我會勾選參加」。徐巧芯今再槓曹興誠,嗆「歡迎你來告我一億元,我願意跟你上法院」。 2025/02/22 13:36 政治 國會攻防
扭轉洗腎王國!健保擴大給付2族群用藥 20萬人受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世衛組織預估到2040年,腎臟病將成為全球第5大死因,台灣因高鹽、高蛋白飲食習慣及糖尿病、高血壓盛行率高而影響腎臟健康,每8人就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慢性腎病常見共病還有心衰竭,為了延緩慢性腎病和心衰竭患者進入洗腎,健保自今年3月1日起擴大給付SGLT2抑制劑,預估16-20萬病人受惠。 2025/02/20 16:57 生活 醫藥
台大急診塞非流感+腹瀉!醫曝這款病人最大宗 高齡化日趨明顯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春節以來全台醫院急診塞爆,衛福部認為是天冷、流感和諾羅病毒,太多輕症衝醫院急診所致。不過台大醫院表示,醫學中心的病人跟中型醫院不太一樣,急診壅塞不是類流感或腹瀉增加,而是老人共病多或癌症病人易有併發症,導致反覆急診甚至需住院,人口老化下這個趨勢愈來愈明顯。 2025/02/13 21:49 生活 醫藥
徐巧芯被罵「妖女」回應了 「我不曾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大罷免時代來臨,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親自擔任國民黨立委徐巧芯,遭徐批評是「中華民國背骨仔」。曹興誠今回擊自己是「老道下山」,降維打擊「妖女」。對此,徐巧芯回擊曹興誠裁示「作妖」的人,強調自己從頭到尾都是中華民國派,不曾支持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更秀出前總統陳水扁2007年言論,稱曹興誠是鼓吹兩岸走向最後統一之路。 2025/02/11 13:29 政治 黨政要聞
遠距照護新利器!台大智慧語音預測急診風險 準確度9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遠距照護新利器來了,台大醫院攜手中華電信打造「智慧語音急診預測系統」,藉由將醫護與病人、照顧者的對話語音轉為文字,無論是台語、外籍看護的中文口音、醫學或藥品中英名詞都能辨識,後續分析文字紀錄預測兩週內急診風險,準確度達89%,爭取黃金治療時間降低死亡率、減少住院次數與天數。 2025/01/09 13:45 生活 醫藥
65歲免健保費恐釀3惡果 動搖健保根基由全民承擔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在野黨力推《老人福利法》第22條修正案,朝向讓65歲以上人口免繳健保費,立法院明日恐略過黨團協商強行表決。醫改會深表遺憾,強調全民健保是「社會保險」而非「社會福利」,政策不應深化世代對立並無視對健保的財務衝擊,警告3大惡果將由全民承擔。 2024/12/26 16:44 生活 醫藥
長照悲歌|水腦症非罕病!易引發失智等3症狀 這原因常延誤就醫 【記者王志弘/連線報導】新北驚傳人倫悲劇,一名73歲退休建築師疑因不捨68歲妻子飽受「水腦症」折磨,今天將妻自14樓住家丟下,當場喪命。成大醫師指出,水腦症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更是造成老人家失智原因之一,也因此常被誤以為是退化而延誤就醫,若家中長輩出現失智症狀,建議應及早就醫檢查。 2024/12/09 16:04 生活 醫藥
疾管署前書記自爆遭霸凌!擋人財路慘調職 考績全乙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爆出職場霸凌,前書記洪瑞壕昨在臉書自稱是受害者之一,因擋人財路,拒絕前藍委陳宜民主導的「台灣預防醫學學會」承接疾管署標案,結果被調離採購職務。疾管署今日(11/27)強調,本案已進入司法審理階段,全力配合司法單位調查,若有人員確有涉法事實,將依法規秉公處理。 2024/11/27 16:50 生活 醫藥
打破脊椎手術恐癱瘓印象!北醫這招傷口1公分 術後當日可行走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名椎間盤突出病人嚴重到需要手術,65歲洪先生擔心傳統手術有癱瘓風險,過去三年靠針灸、復健牽引等保守治療,但疼痛與日俱增,今年痛到無法行走,諮詢後選擇超微創內視鏡脊椎手術,傷口不到1公分且在清醒狀態下開刀大幅減少神經損傷,讓他手術當天即可下床走動且出院。 2024/11/27 15:56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