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辜仲立矽谷直擊4|哈佛高材生新創特斯拉訂閱保固 日付百元挑戰獨角獸

辜仲立矽谷直擊4|哈佛高材生新創特斯拉訂閱保固 日付百元挑戰獨角獸

矽谷是全球創業者與創投資本的集散地,也是眾多獨角獸企業的誕生搖籃。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日前拜訪矽谷潛力新創,其中包括專注電動車售後服務的AMBER。
AMBER由哈佛高材生Joe Pak創立,現專攻特斯拉保固期後的維修市場,首創「電動車保固訂閱制」,車主每日支付不到百元,即可享有維修支援。(記者蕭文康、張翠蘭、沈君帆、葉志明、吳慧玲/矽谷採訪報導)
蘇姿丰演講3|AI處於非常初期階段 對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最感興趣

蘇姿丰演講3|AI處於非常初期階段 對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最感興趣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AMD董事長蘇姿丰今天出席台大椰林講座演講,針對有學生提問半導體產業在未來5到10年中AI時代的發展趨勢?她分析,AI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是我們仍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可能還有10年的重大創新,在應用方面,將從提高業務效率或個人效率逐步發展擴大為AI在各領域的重大變革,她最感興趣的領域之一是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AI與醫學的結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疾病治療和新藥物的研發問題,也能更早診斷未來健康問題,這只是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眾多進步之一。
從代理走向自有品牌 曜越林培熙打造單車車衣及小徑車新事業

從代理走向自有品牌 曜越林培熙打造單車車衣及小徑車新事業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從機殼、鍵盤、散熱器等電競週邊產品起家的曜越(3540),在2021年跨足自行車產業後,今年更直接推出自有車衣品牌及單車品牌TTbici。曜越董事長暨執行長林培熙告訴《知新聞》記者說,他希望能打造不只有在騎車時才穿的車衣,而是一個潮牌,至於自行車則是鎖定小徑鋼管車,將先搶進日本及韓國市場。
友達子公司達擎與元太擬成立合資公司 打造大型電子紙模組生產線

友達子公司達擎與元太擬成立合資公司 打造大型電子紙模組生產線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看好綠色顯示場域商機持續增長,友達光電(2409)今(2)日宣布,旗下子公司達擎與E Ink元太科技(8069),雙方今日簽署投資條件書,擬以資本額新台幣3.9億元設立合資公司,由達擎持股51%、元太持股49%,將於友達桃園龍科廠區共同打造大型電子紙模組生產線,預計於2025年第4季投產。
獨家直擊|大宇資「AI餐飲機器人」實驗室曝光 50秒煮好一碗拉麵

獨家直擊|大宇資「AI餐飲機器人」實驗室曝光 50秒煮好一碗拉麵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近日在YouTube流傳一支「AI餐飲機器人」影片,引發網友議論,之後發現原來是由大宇資所開發,外界好奇遊戲廠為何要去做AI餐飲機器人?大宇資董事長凃俊光對《知新聞》透露,經營餐飲事業必須解決的就是人力問題,尤其日本廚師流失非常快,不是因為找不到新的人,而是原先的職人年紀大了要退休,職人精神很難傳承下來,於是想到透過機器人去承接職人精神是最方便而且最直接的方式,才會想要推出AI餐飲機器人。
大宇資董座專訪3|凃俊光跨足紅酒又併百年清酒廠 只因企業大佬一句話

大宇資董座專訪3|凃俊光跨足紅酒又併百年清酒廠 只因企業大佬一句話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大宇資董事長凃俊光轉投資事業多元,不僅投資紅酒事業也併購日本百年清酒釀酒廠,他自己不太愛喝酒為何會跨界經營紅酒事業?凃俊光透露,很久以前認識一群企業界大佬們,有次餐敘時對他說,「David,你這麼年輕,很多事業都做得好,但是你自己卻沒有創業過」,因為他集團版圖大都是接手公司然後進行轉型,沒有自己獨立的去創造一個行業,將它變成領先的地位,所以這些大佬們就鼓勵他創業,「剛好他們喜歡喝酒,也鼓勵我去做這個(酒莊),因此就一頭栽進紅酒及清酒事業。」
大宇資董座專訪2|百人公司壯到1600人!凃俊光最多工作是和員工聊天

大宇資董座專訪2|百人公司壯到1600人!凃俊光最多工作是和員工聊天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在大宇資(6111)經由11年改造之後,集團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現在大宇資旗下已發展成7大事業體,包括今年即將興櫃的金流公司紅陽、已經上市櫃的電力系統合正(5381)及電子通路全達(8068)、資安廠安瑞(3664)、新進的餐飲事業筑員屋(筑前屋母公司)、遊戲的發行星宇及大宇資本業的遊戲研發等。對於經營企業由虧轉盈有什麼秘訣?董事長凃俊光透露有3大策略,他強調「自己最大的工作就在公司裡面跟員工聊天,知道員工在想什麼,然後讓他知道我在想什麼!」
大宇資董座專訪1|賣「祖產」又跨足餐飲遭譏「不務正業」 凃俊光曝市值翻20倍關鍵

大宇資董座專訪1|賣「祖產」又跨足餐飲遭譏「不務正業」 凃俊光曝市值翻20倍關鍵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灣老牌遊戲公司大宇資訊(6111)自2014年由現任董事長凃俊光接手後,資本額及營收均同步成長約20倍,近幾年來集團不斷擴大事業版圖,已逐漸由單一遊戲公司擴至7家公司組合的艦隊,每家市值成長5~10倍不等,逐步開花結果。但大宇資近年來因積極轉型賣掉知名遊戲IP被譏「賣祖產」、跨足餐飲事業及AI餐飲機器人又遭網友戲稱「不務正業」,凃俊光接受《知新聞》專訪,一一說明決策過程,更揭露大宇資11年市值大增20倍並朝多元化發展的目標。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