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宇資跨足半導體 凃俊光以《造山者》為喻「我不算英雄、偶爾該有人站出來」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大宇資訊(6111)集團近幾年迅速拓展事業版圖,從遊戲跨足重電、資安、日本餐飲、製造與通路、半導體設計和光罩等領域,市場不免出現一些疑問,究竟大宇資為何能跨多個領域發展?對此,董事長凃俊光以最近很夯的電影《造山者》給人的啟示對員工提到,有時候還是要「集中力量賭一把」,決定對的方向就要義無反顧全力以赴,「我不求風光,只求這家公司未來能站得起來,然後有人會記得,有個不太懂行業的傢伙,在最慘的時候站在它旁邊」,他強調,「我不算英雄、但偶爾也該有人站出來」。

3個月內接連入股揚智、日本居酒屋及台灣光罩
昨(18日)大宇資董事長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透過子公司光揚曜投資參與台灣光罩(2338)的私募案,預計以每股認購價格新台幣24.40元,認購台灣光罩私募普通股6337萬股,總金額為新台幣15.46億元,持股比例為20%,成最大單一法人股東。
由於大宇資於今年4月28日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透過子公司宇全智聯參與揚智科技的私募案,預計以每股認購價格新台幣21.61元,認購揚智科技私募普通股23,150,000股,總金額約5億元取得16.51%股權,成揚智最大股東,這也是集團首次切入半導體事業領域,在上月底股東會後,大宇資取得2席董事,凃俊光和原旗下安瑞董事長連建欽則擔任新董事長及總經理,可以說已實質掌控揚智經營權。
昨大宇資再宣布入股台灣光罩2成股權,市場預期,未來大宇資也可能隨揚智模式取得董事及經營權。
大宇資3個月內大動作接連入主2家半導體公司及1家日本居酒屋集團相席屋,和原先遊戲、餐飲、重電及通路經營可說完全是不同領域,市場不禁要問大宇資的目的是什麼?有辦法讓這2家公司振衰起敝?

入股光罩發信員工「勉勵我們肩負的責任與未來的使命」
凃俊光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以「勉勵我們肩負的責任與未來的使命」為題跟員工溝通,首先,他以造山者這部電影給人的啟示就是:有時候還是要「集中力量賭一把」,決定對的方向就要義無反顧全力以赴。
他說,「我們今天所參與的,不只是一場投資、一場併購,而是站在歷史的斷層帶上,選擇是否願意成為「造山者」的下一棒。光罩的存在,代表著台灣在晶片設計自主上的一絲命脈;守住它,不是為了誰的業績報表,而是為了這片土地未來的選擇權。」
「有人想問:『你是半導體人嗎?』不是,我連晶圓是怎麼做的都要ChatGPT『你懂技術嗎?』不懂,我懂的是——有時候真正的機會,就藏在舞台後面。也有人勸我別碰:『現在進去像是去幫前任還卡債。』我想了想,其實也對……但前任是台灣半導體領袖,它值得。」

台灣不能沒有自己的光罩產業、「我不算英雄,但偶爾,也該有人站出來」
凃俊光說到,「我不求風光,只求這家公司未來能站得起來,然後有人會記得:有個不太懂行業的傢伙,在最慘的時候站在它旁邊。」他認為「我不算英雄,但偶爾,也該有人站出來。很多時候大哥不方便出手,讓小弟來就行順便也投資自己的未來,畢竟光罩這東西,不出名、不熱鬧,但沒它,半導體連開工都難」。
他進一步說明,過去這段時間,大宇資集團正一步步進入戰略的核心戰場,在台灣關鍵產業中我們橫跨最重要的領域:重電(合正5381)、資安(安瑞3664)、半導體設計(揚智3041)、半導體製造(光罩2338)、半導體通路(全達8068),光通訊(光環3234),在大宇集團(6111)裡還有遊戲、餐飲、金流、電能、AI技術⋯等多元領域。一方面是為本土半導體價值鏈的獨立自主貢獻一份力量,一方面是相信「谷底才看得見真正價值」。
他勉勵員工,歷史從不辜負那些願意站出來的人,全力以赴、砥礪前行,為下一個世代重建一座可以仰望的山。最初在遊戲產業開疆闢土,豐富的文創底蘊成為寶貴的初心,以人為本,才能走得到如今站在國家戰略產業的核心佈局。「每一位同仁,都是這段傳奇的共同締造者,我為你們感到驕傲。每一份努力都不是微小的,能與每個同仁一起同行,是我最大的榮幸;能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是我們共同的驕傲。這次,我們要把台灣精神:「Failure is not an option」刻在企業的DNA裡」。
入股揚智引《航海王 ONE PIECE》魯夫 & 羅傑勵志名言
事實上,在今年4月大宇資入股揚智時,凃俊光也引用《航海王 ONE PIECE》魯夫 & 羅傑說:「不要害怕夢想太遠,只要你還願意相信。」他對外解釋,「我們會把底層IP、SoC設計經驗重新整合,進攻AI inference與邊緣運算晶片市場」。他認為這「不是懷舊,是戰略轉身。不是『試看看』,是All in」。
凃俊光強調,不是每一次投資都要從谷底救起;「有時候,要把一艘老船換帆再啟航。如果你記得IC三劍客,那你應該知道—需要有人喊他一聲:『起來了,該上場了。』他是少數能做SoC技術整合的公司,極少數擁有400項IP專利的公司,也極少數擁有家庭互聯網入口的公司技術還在,熱血還在,只差一把鑰匙。這一次,我選擇當這把鑰匙。『Even legends need someone to believe in them again 』即使是傳說也需要有人再次相信」。

透露經營秘訣有3大策略
《知新聞》曾問過凃俊光,外界好奇大宇資入主的公司從體質不佳逐漸轉為獲利,這些在經營理念上面有什麼秘訣?他透露,「自己最大的工作就在公司裡面跟員工聊天,知道員工在想什麼,然後讓他知道我在想什麼!」而從接手大宇資以後,再到全達、合正到安瑞,每家公司的市值都成長5~10倍,很多人也覺得說,為什麼每次大宇資接手這些公司它都可以快速成長?他認為有3大策略,第一不外乎就是「員工的向心力,跟員工自己願意付出的這個努力」。
第二個就是找到公司營運的方向性,因為這些公司可能在很長時間沒有辦法找到進入下一個世代的方向,他負責給這些公司一個方向。
第三個是綜效,檢視哪一些東西我們可以做的,那它就不用再做了,有一些東西是它可以去發展的而我們現在沒有做的,所以這10多年大宇資的發展都在於如何增加一些現在沒有做的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