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舞動晶片關稅大刀逼台就範 專家模擬台積電可能遭遇3大情境及衝擊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針對晶片關稅在市場上炒得沸沸揚揚,目前暫時停留在放話階段,尚未真正實施,專家分析並模擬3大情況的可能性,包括第一是對所有美國本土以外的晶片課稅,但大家競爭立足點平等,台積電毛利高可以完全轉嫁,第二如果只針對台積電課稅,台積電還是可以調高代工價格降低損失,受影響較大的反而是美國IC設計公司,第三是則是台積電入股並經營英特爾晶圓廠可能性爭論。

美副總統范斯要求AI晶片要在美國生產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分析,美國副總統范斯最近在一場演講中表示,關於投資半導體晶片第一個是講美國的AI要成為黃金標準,意思是這個在製造業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去做,等於美國的AI的標準、技術變成是引領全球,所以AI的晶片要在美國製造,市場因此傳言,美國政府要扶植英特爾和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y)這兩家公司。
不過,吳金榮強調,格羅方德枝術停留在14奈米,而像英特爾有「底蘊」的公司,要扶植它也是不太容易,因此美國政府倒不如「逼迫」台積電在美國加速投資,符合范斯的談話重點,就是AI晶片要在美國製造。
但要在美國生產製造,英特爾的整個產能、良率沒有辦法支撐這些需求,即使要再扶植格羅方德提升技術和產能,可能最少也要4、5年以上時間。事實上,台積電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的第1座廠已經開始量產4奈米,包括NVIDIA 還有Apple的晶片都已經在那裡生產了,到2026年的第2~3季,第2廠就可以開始量產3奈米,所以美國政府如果要達成它的願望,可能就是請台積電配合加速在美國生產先進製程。

市場推則台積電3大措施應對晶片關稅
吳金榮認為,雖然12日台積電董事會沒有提到要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但不代表日後台積電不會宣布加碼投資,以日前CBS的白宮資深記者就在在X平台爆料,指稱台積電預計在今年5月邀請川普到亞利桑那廠進行動土剪綵,就代表台積電正在加速在美國建新廠。
另包括金融時報等外媒最近瘋傳台積電會有三個因應措施,第一個就是加速現在它的美國廠往先進的製程邁進、第二個可能要把CoWoS先進封裝拉到美國設廠,總不能說在美國生產晶片以後再運回台灣封裝,這是非常有可能的,第三個當然是增加在美國的投資金額達千億美元以上。
另外,就單純課關稅的議題方面,吳金榮沙盤推演如果大家都課10%,但他可以豁免英特爾、格羅方德及台積電美國廠在美國生產的晶片,這樣對台積電影響就有沒有那麼嚴重。
假設只針對台積電,所謂的關稅就是有進美國海關的才有稅的問題,如果不進美國海關就沒有稅的問題,在最壞的狀況如果對台積電生產的晶片課100%的關稅,舉例NVIDIA的GPU、還有Apple的手機晶片,台積電為因應關稅會加價上去,問題是像Apple的手機不是全部進口到美國,從全球半導體來看,美商的IC設計公司大概占全球市場65%左右,大部分都是美國公司,因此晶片進到美國的才可能被課,事實上影響不見得大到讓你無法承受,基本上它打擊的力道是有限的。
台積電入股英特爾傳言相互矛盾
至於彭博透露,美國政府正與台積電和英特爾交涉,希望台積電以技術入股英特爾並全面接手經營英特爾的晶圓製造部門,並直指台積電可能考慮接受,只這這項交易還屬於早期談判的階段。台積電對此則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
但隨後路透社又報導白宮官員否認彭博說法,因為川普不希望美國的晶圓廠由外國企業所控制。法人也認為,台積電如果以技術入股英特爾晶圓廠,會不會有技術外流、與目前客戶出現競爭關係,而有違台積電自成立以來的不與客戶競爭商業模式?反不利長期發展,因此台積電是否會出手救英特爾仍有待進一步觀察。若以昨晚台積電ADR止跌回升來看,近期對台積電種種不利的利空訊息已有鈍化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