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曝現況「急診地獄」:前所未見地惡劣 挺過疫情卻「醫療大崩盤」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警示,今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憂心急診醫護大規模離職。急診醫楊大緯親曝現況,「光是去年就有四位急診醫師離職,今年第一季又一位學長萌生退意」,另名急診醫透露護理師離職,「我祝福她,可以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曝醫療能量不足,形容環境如「急診地獄」。

急診壅塞達「前所未嚴重」
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在臉書疾呼,「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並對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急診醫:執業環境惡劣前所未見
急診醫師跳出來透露第一線現況。臉書粉專「楊大緯 面對問題的急診醫師」表示,「光是去年就有四位急診醫師離職,今年第一季又一位學長萌生退意,努力慰留中,但也無法強求,執業環境確實前所未見地惡劣。」
楊大緯今年將滿39歲,他表示,目前科內急診醫都50歲以上,沒有40幾歲的,有2醫師比年紀比他小,但大一點的去年已經離職轉戰診所,轉兼職友情幫忙幾班,小一點的去年考過急專剛踏入這一行。

醫無奈:做多少算多少了
他坦言,「最近發現自己語調越來越低沉,也幾乎不會跟病人家屬眼神交會,腦海中只想著到底怎麼樣可以最快打發掉病人,不帶任何情緒地撐過一班又一班。」只要聽聞哪個急診醫師又出走,他不禁想問「如果以後我中風了、心肌梗塞了、重大外傷了、腹部急症了,還有急診醫護幫我看病嗎?」
楊大緯無奈說,「面對這一輪困境,政府看來是雙手一攤,小至個人自然更是無能為力,想到這裡就覺得非常無奈。在熱忱耗盡的那一天到來之前,只能做多少算多少了。」
挺過疫情卻「醫療大崩盤」
另外,臉書粉專「急診醫師碎碎唸」日前吐露,「最近這一波,醫療的大崩盤,很多人都走了」,即使挺過SARS、新冠肺炎疫情,仍無法撐過近期醫護出走潮,感嘆「在疫情過了之後,我們又被社會遺忘了」,護理師離職「因為她想要好好過日子,跟個正常人一樣,不被醫德綁架」。

醫療能量不足「急診地獄」
急診醫說,「我祝福她,可以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慨嘆「希望大家都不會有需要到急診,感受到什麼叫野戰醫院,醫療能量不足,急診地獄」。

台灣急診醫學會建言
台灣急診醫學會向政府建言,「急診壅塞問題並非僅限於急診端,而是整體醫療體系的問題,根本解決方案應從病房管理、健保給付調整、護理人力配置等方面入手。」提出短期應變及長期改革建議:
短期應變措施
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醫院應在急診壅塞時,強制開放病房,各病房彈性接收病患,紓解壅塞。
長期改革方案
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訂定「急診緊急狀態應變機制」,編列公務預備金,於緊急狀態時,支應應變措施的經費來源。醫院間共同協力解決壅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