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下令清查!94萬公務員具結「未擁陸籍」 陸委會曝拒填下場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國大陸近年祭出系列「融台措施」,讓台灣人民一次擁有台、陸雙重身份,賴政府今年2月首度發函要求全國軍公教、警消機關清查擬任、現職人員是否持有中共身分證件,即便採消極「具結書」自陳模式,仍舊引起部分公務員反彈,直言此舉是政治操作、肅清親中人士。陸委會要求中央、地方機關今年4月底、6月底之前回報具結狀況,若軍公教持有中共身分證件,只要自動放棄,就不影響其任用資格,至於拒填則需說明原因,不會因此受罰。

2024年底,網紅八炯、閩南狼(陳柏源)自製中國統戰紀錄片,披露目前約有10萬名台灣人持有「中國身分證」,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長期各自堅持「單一戶籍制」,亦即沒有雙重身份的曖昧空間。
不過,中國2018年9月起端出新法(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放寬台灣民眾無需在中國大陸設籍,只要居住半年以上,並符合合法穩定就業、住所、就讀等其一條件,就可申領效期長達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居民居住證」,居住證雖非中國大陸人民身分證,但從外觀到18碼編碼方式如出一徹,且該辦法直接囊括台灣民眾為「中國公民」,當時陸委會即警覺此舉是統戰台灣的政治圖謀。

國內首次清查軍公教有無擁陸籍
時隔6年多,陸委會今年2月請銓敘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國防部、內政部、教育部等5大主管機關發函轄下管理的機關、單位,啟動軍公教人員不得設籍中國大陸、申領中共相關身分證件的專案宣導及清查,前述身分證件包含有中國身分證、護照、定居證或居留證,陸委會要求軍公教員在「具結書」上據實以告,若持有需主動向中共有關部門辦理註銷。
台灣當前有約27萬名國軍、36萬2900多名公務人員、30萬3900名教職人員,政府一口氣要收回近94萬名軍公教的具結書,深具挑戰,銓敘部法規司長雷諶接受《知新聞》訪問表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單一戶籍制」規定從2004年就有,到現在已超過20年了,但一直沒有做過具體清查,這是頭一回盤點,目前第一階段專案清查是針對現職軍公教核心人力。
雷諶說明,為避免各單位得向多個主管機關分別回報,比如,學校有教職人員(教育部主管)、約用人員(人事行政總處管)、替代役(內政部主管),因此銓敘部、人總、教育部等機關分工,打破人員類別,學校系統皆回報教育部,行政院所屬的中央、地方公務人員回報人事總處,行政院以外的公務人員(包括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考試院、立法院、監察院、司法院)均回報銓敘部。

主動放棄陸籍、身分證件 不影響軍公教鐵飯碗
陸委會要求中央機關今年4月底之前回報具結書,地方機關應在6月底之前彙報完畢,並規劃之後繼續針對其他軍公教人員(核心人士以外),展開第二階段清查行動。
大動作要求軍公教填報具結書,引來諸多反彈,各方關切如果拒填、謊報資訊,軍公教人員會否丟掉飯碗或面臨行政懲處?雷諶回應,陸委會2月11號函文確實有講到懲處,但是後來修正,是希望透過清查掌握現職人員持有中共身分證件的狀況,以利各級人員遵循規範,避免違法任職情況,他舉例,持有大陸居住證者,代表在那邊居住6個月以上、有穩定就業,現職軍公教依現行法令,如正常到勤,不可能符合申領居住證的條件,此時需釐清當事人有無謊報差勤,如有,就需懲處、處理。
雷諶表示,銓敘部在這件事上是協助陸委會的角色,依據陸委會兩岸政策進行處理,而這次專案清查秉持的原則是「自動申報、主動放棄」,當事人如果申報有中國身分證件,只要主動放棄,便不影響其台灣人民身份及軍公教任用資格。他舉公務人員為例,公務員任用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對國家忠誠,陸委會釋出善意,不填具結書的人應說明原因,當事人不會因「拒填」行為就受懲處。
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規定,「台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違者將被註銷台灣戶籍,喪失台灣人民身份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擔任軍職或公職等權利。
2014年~2023年之間,我政府註銷676名持有兩岸雙重身份的台灣人之戶籍,該676人並無現職軍公教人員,陸委會近期陸續發現現職公務人員領有中共身分證件情況,因此祭出國內首波專案清查。
相關新聞被要求簽「未設籍大陸」具結書 警消批:多一項垃圾業務(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