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飆升衝擊科技與保險業! 大摩示警:台灣對美國營收曝險最大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彭博》今(8日)報導,台幣勁升給台灣科技與保險公司帶來麻煩。台股EPS預估值自3月以來遭到下修,同一期間韓股EPS獲上修。台灣保險業持有巨額美國公債和公司債,但其貨幣避險比率相對較低,平均不到60%。大多數台灣公司並不進行太多外匯避險。

《彭博》指出,台幣飆升加劇了人們對本土企業競爭力和獲利前景的擔憂。而這些企業是全球科技供應鏈的支柱。
摩根士丹利(簡稱大摩)估計,台灣在新興市場和亞洲之中,對美國營收曝險最大,尤其容易受到關稅上調和貨幣過度升值的影響。台幣意外走強不僅對出口商而言是個壞兆頭,對持有大量未避險美國資產的本地保險公司而言,也是個壞兆頭。
景順香港有限公司投資總監William Yuen在談到台股時表示:「自3月份以來,台灣加權指數的負面獲利修正,一直與全球成長前景的修正有關,這將影響出口業的營收,尤其是指數權重較高的科技業。如果台幣近期的強勢持續下去,將對獲利帶來更多暫時性的阻力。」
自3月底以來,台股未來12個月的獲利預期,已下調約1%。台股今年來下挫11%,在亞洲排名倒數第2。

台積電與台灣其他科技公司,由於其美元營收龐大且主要在台灣生產,因此最容易受到貨幣風險的影響。
摩根大通包括Gokul Hariharan在內分析師,發布報告指出:「鑑於避險成本通常更高,大多數(台灣)公司並不進行太多外匯避險。過去1個月台幣升值約10%,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年底,可能會對EPS(每股純益)產生4-10%的負面影響。」
據台媒報導,台積電最近表示,台幣每升值1%,其營業利潤率會下降0.4個百分點。台積電有超過9成的營收來自海外。

瑞銀(USB)的報告指出,以台灣科技業來說,像聯發科這樣設計和銷售晶片的公司,可能受到的影響較小,但晶圓廠和組裝與測試供應商如穩懋和日月光,可能會受到較大的打擊。
另一方面,由於持有大量美國公債和公司債,台幣的上漲也讓台灣保險公司成為關注的焦點。根據滙豐(HSBC)估計,這些公司的貨幣避險比率相對較低,平均不到60%,但平均而言,美國債券約佔它們海外投資的一半以上,它們持有的美債受到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