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雄分屍|運河尋屍塊難度高!潛水員靠「觸摸」辨認 教授出動聲納探測助力

社會 突發現場
2025/02/11 18:28
古和純 文章

【記者古和純、王志弘/高雄報導】高雄檢警偵辦73歲老翁張介宗涉連環分屍案,請來潛水人員連日打撈搜尋屍塊,但因水下30公分至1公尺處全是爛泥,一震動腳蹼,淤泥隨之翻騰,只能靠人員「觸摸」來辨認屍塊,搜尋難度大增。中山大學有位副教授主動加入搜救行列,今下午操作「聲納探測器」來協助檢警,盼能加速找到死者遺體,以慰在天之靈。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中山大學副教授提供聲納探測儀器,協助人員打撈屍塊。讀者提供 zoomin
中山大學副教授提供聲納探測儀器,協助人員打撈屍塊。讀者提供

凶嫌冷血殺害婦人棄屍運河滅證

高雄警方偵辦張介宗連環分屍案,出動「鷹眼小組」過濾上千支監視畫面,還原凶嫌連月行蹤,發現他在趙林婦人失蹤後隔天上午,12度提著大袋子進出家門,疑似騎著單車沿路尋找棄屍點,並在金鞏橋上游100米處,傾倒袋中物至河道,甚至冷血地站在金鞏橋上,觀察屍塊漂流狀況。警方緊急向民間警光潛水救難協會請求支援,派潛水員協助打撈,5天來陸續尋獲腳掌、腸子等23屍塊,鑑定確認為1月失蹤的左營婦人和2月失蹤的趙林婦人。

據了解,加拿大學者為了解人類屍體下沉大海,需花多久時間才會分解腐化,曾做過實驗,考量豬隻身體結構、毛量與人類相似,且有相同的腸道細菌,將豬屍扔入300公尺深海底,發現春天僅花4天,豬屍就化為白骨,而秋天更快,僅需3天就只剩骨骸。不過,警方依經驗研判,棄屍3天後,骨頭較重恐卡在淤泥中,但人體組織多油脂部位,應有機會浮出水面。

犯下高雄連環分屍案的張介宗(左,讀者提供)今遭檢警提訊,右為他先前多次外出,疑似外出丟棄屍塊。讀者提供 zoomin
犯下高雄連環分屍案的張介宗(左,讀者提供)今遭檢警提訊,右為他先前多次外出,疑似外出丟棄屍塊。讀者提供

「大海有強大的分解力!」前鎮碼頭垂釣的釣客表示,前鎮區碼頭魚蝦非常多,沒想過竟有殺人魔在此處棄屍滅證,認為屍體恐成海蝨大餐,再被蝦蟹啃食殆盡。

高雄警方動員約40名人員投入打撈作業,搜索重點為金鞏橋墩下、成功橋墩下及河道附近涵洞、沿岸堤防與25至27碼頭。古和純攝 zoomin
高雄警方動員約40名人員投入打撈作業,搜索重點為金鞏橋墩下、成功橋墩下及河道附近涵洞、沿岸堤防與25至27碼頭。古和純攝
廣告
金鞏橋往成功橋方向曾在靠近國宅一側找到婦人的左右手腳掌。古和純攝 zoomin
金鞏橋往成功橋方向曾在靠近國宅一側找到婦人的左右手腳掌。古和純攝

潛水員運河尋屍塊難度高

高雄刑警大隊技正林孝治面露難色地說:「不好找!真的不好找!」他透露,目前尋獲的屍塊數量雖不算多,但救難潛水員已竭盡全力協尋,尤其前鎮河水下30公分至1公尺處全是污濁爛泥,林孝治指出,潛水員下水後,只要稍微震動潛水腳蹼,水下淤泥便會翻騰,使得能見度更差,而骨骼較重,本就不易浮出水面,至於屍塊浸泡水中日漸浮腫,即便肉眼恐怕也難以辨識。

而資深潛水員也說,前鎮河淤泥過多,下潛後根本看不清楚可疑物體的外觀,具骨骼屍塊,還能以物體形狀區別,其餘全靠一一「觸摸」辨識,至於是否真為人體組織,也只能盡可能將可疑物拿上岸,轉交警方由法醫鑑驗確認。

運河水下出現紙錢。古和純攝 zoomin
運河水下出現紙錢。古和純攝
高雄分屍案昨撈到疑似受害者腸子。讀者提供 zoomin
高雄分屍案昨撈到疑似受害者腸子。讀者提供
除了警光潛水救難協會成員下潛搜救外,警方持續在岸邊搜尋有無疑似屍塊的可疑物。古和純攝 zoomin
除了警光潛水救難協會成員下潛搜救外,警方持續在岸邊搜尋有無疑似屍塊的可疑物。古和純攝

潛水員連日尋獲20多塊屍塊和人體組織,但頭顱和骨骸仍未出現,昨天(10日)在金鞏橋至成功橋運河段,潛水員一度打撈到疑似是人骨的骨骸,以為有重大進展,但經實際鑑驗結果,卻是樹枝,可見搜尋不易。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暨工程學系副教授田文敏得知後主動聯繫警方,願提供相關專業來協助打撈,他今天下午帶著掃描式聲納探測器現身,儀器下水後,他仔細盯著螢幕來研判水面下的狀況,希望能有新的進展。

潛水員一度以為打撈到骨骸,但鑑定發現只是樹枝。古和純攝 zoomin
潛水員一度以為打撈到骨骸,但鑑定發現只是樹枝。古和純攝
副教授田文敏操作聲納設備。讀者提供 zoomin
副教授田文敏操作聲納設備。讀者提供

運河打撈搜尋人力今起集中碼頭

據傳,一開始運河打撈任務整日苦無所獲,為了順利協助家屬找到屍塊,25號、26號碼頭邊的專案小組買來線香、紙錢,在運河邊焚香祭拜,祈求若婦人真被殺害棄屍,能配合警方浮現水中,離奇的是,祭拜不久,屍塊竟立刻浮出水中,讓運河邊年輕的警員們嘖嘖稱奇。

「她想出現,就會出現!」資深潛水員向《知新聞》分享,有時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在意想不到的時機點,屍塊就會出現,但總要有人願意冒險嘗試去找,也因此這群熱心的潛水員多年來不辭辛勞,替家屬圓夢。

運河打撈任務仍持續進行,據了解,有港灣漁民協助警方,昨天下午開船至成功橋下方設置漁網攔截點,藉此攔阻流向大海的婦人屍塊,自今天起,主力將轉向25號至27號碼頭的周邊水域。

日前有港灣漁民看見警方及救難人員連日辛勞搜尋,也前來獻策提供協助。古和純攝 zoomin
日前有港灣漁民看見警方及救難人員連日辛勞搜尋,也前來獻策提供協助。古和純攝

「港灣水下有涵洞,也常有突出鋼筋,有如地獄!」資深潛水員也分享,水下工作危險性高,而為了潛水時能「專注」搜尋任務,一般來說,潛水員多半對於案情不會深入探究,以避免日後自身情緒受到影響,尤其,有些潛水員於任務結束時,也會產生PTSD創傷後壓力症狀,如反覆噩夢,想起相關事件時心悸、驚慌等身體反應,但為了滿足家屬期盼,即使港灣水下能見度不高,且水下岸際常有突出鋼筋或多有危險,潛水員為助警方釐清案情,仍冒著生命危險配合搜尋,不放棄任何機會。

相關新聞

高雄分屍|鄰居毛骨悚然!憶深夜聞兇嫌剁菜聲 垃圾滲惡臭污水

高雄分屍|兇嫌冷血貼手寫春聯!門口擺招財飾品 驚吐:大嫂不會跟我要房了

高雄碎屍魔「運屍掛媽祖符」、死亡筆記本列自己名!竟藏這恐怖心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前鎮運河 # 分屍案 # 碎屍 # 高雄連環分屍 # 人體組織 # 失蹤 # 凶殺 # 連續殺人案 # 聲納探測 # 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