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感染變長照孤兒!換人工關節沒醫師願開刀 找無看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10年前擔心活不了,現在擔心活不好」,資深愛滋感染者光哥表示,抗病毒藥物顯著進步,讓感染者壽命延長與一般人無異,卻因疾病污名化成了長照孤兒,例如A朋友需置換人工關節卻找不到願意開刀的醫師,B⼤哥因癌症手術住院,找看護不是被拒絕就是要加價。
台灣露德協會公布「愛滋感染者10年生活品質調查報告」,指出隨著三合一單錠藥、長效針劑等有效治療,及 U=U 新觀念(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使感染者生理健康品質大幅提升,壽命與一般人無異。其中因治療副作用造成生活困擾的情形,比例降低超過 10%,因身體狀況不佳的比例也降低逾15%。
然而,感染者「心理健康品質」多年來毫無改善,甚至持續惡化,他們在工作、親密關係和社交關係上的困擾,10 年來持續上升。更值得關注的是,感染者憂鬱情緒比例,從2013年的 79%驟升至2023年的98%,顯示醫療進步和社會接納間的落差與矛盾。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醫師顧文瑋指出,目前愛滋醫療環境面臨雙重挑戰,一是整體醫療體系對感染者的歧視與偏見,二是醫病的有效溝通仍不容易。在2023 年調查指出,三成感染者曾遭遇就醫歧視,約三成八的感染者不知如何與醫療人員討論藥物副作用,反映目前醫療人員對愛滋認知不足,醫病權力落差也引發溝通不良。
資深感染者光哥分享他自2001年感染愛滋至今23年的親身經歷,因為愛滋抗病毒藥物顯著進步,讓感染者得以維持健康,卻也面臨高齡化挑戰,「10年前擔心活不了,現在擔心活不好」。根據美國研究,愛滋感染者在平均55歲時,身體機能近似於74歲非感染者。
光哥以身邊友人為例說明老年感染者的困境,A朋友因骨質疏鬆需置換人工關節,卻找不到願意開刀的醫師,只好從北部轉到中部某醫院才順利手術。B大哥因癌症開刀住院,卻因感染者身份,找看護不是被拒絕就是要加價,最後找到友善看護時已過了兩週。
台灣露德協會理事長邱飄逸表示,光是醫療技術的進步,還不足以讓感染者的照護品質真正提升,我們需要更友善的醫療環境,並持續推動去污名化工作。因此,他建議院方加強醫護人員的友善教育訓練,建立完善的友善醫療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