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憂政府為減免關稅放寬美豬腎萊劑標準 消基會:至少產地標示不能讓

生活 消費
2025/08/06 17:02
問問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美暫時性關稅協議20%,目前仍在談半中,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憂心,政治角力下,台灣放寬美豬腎萊劑容許值、廢除美牛內臟及絞肉禁令,消基會認為過去已經放寬美豬、美牛進口,至少標示上不能再讓,專重願意吃的人,但也有很多人不吃,但不標示民眾根本不知道,呼籲政府要讓民眾有選擇權與知情權,應強化產地標示。

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消基會提供 zoomin
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消基會提供

消基會今召開「美國施壓開放含萊肉品標準換關稅減免?  消基會呼籲消費者知情權不能被犧牲  應強化肉品產地標示  以捍衛消費者健康權」記者會。

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表示,政府已經公布台美暫時性關稅協議20%,是否還有下調的可能性政府還在努力,但消基會也收到訊息,談判過程中提及台灣應廢除美牛內臟及絞肉禁令、放寬萊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值,如美豬腎的萊劑容許值為0.04ppm,要比照放寬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0.09ppm,顯然更為放寬。

除了進口限制外,美國2024年公布的「貿易障礙報告」中,再次關切台灣對美豬的產地標示要求,並批評我國的邊境檢驗與餐飲業查察為「技術性貿易障礙」(TBT),鄧惟中強調,消基會於2024年6、7月間進行調查,發現市場上仍有6.5%(39件)商品未依規定標示豬肉產地,今年也再度做民調,民眾反映政府都沒有在做查緝,不知道這次談判萊劑是否放寬下,但民眾至少有選擇權與知情權。

消基會秘書長陳雅萍表示,政府雖然一直強調國民健康是重點考量,但有政治角力的因素在,尊重願意吃美豬美牛的人,但很多人不願意吃,但產品不標示民眾根本不知道,明明食安法有規定要標示食品產地,如果不能標示美豬、美牛,請問消費者要怎麼消費,買的肉品都可能是美豬或美牛。

消基會強調,如果美方一再逼迫施壓,退而求其次,消基會提出創新「間接辨識策略」。當市場上只有美豬、美牛沒有標示來源時,若加強肉品產地標示查察工作,使其他國家肉品標示清楚,消費者即可反向判斷未標示者可能來自美國,進而迴避風險。這雖非理想狀態,但在政治現實下,仍是保護消費者選擇權的務實手段。

消基會具體建議如下,強化非美國肉品標示稽查:嚴格要求來自其他國家的肉品揭露產地,並進行定期查察與公告。

開發肉品追溯查詢平台,建立網站或APP,供民眾掃描包裝條碼,查詢來源國、進口商、配送通路與檢驗紀錄。

修法賦予產地未標示者為「高風險品」,將「標示不明商品」自動視為高風險,要求提高邊境檢驗比率並限制通路販售。

透過上述制度設計,即使美方壓制標示,政府與民間仍能保有一條「資訊防火線」。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消基會 # 美豬 # 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