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阿娘喂!屏東下「綠鬣蜥雨」 慘變侏儸紀公園

社會 地方大小事
2024/11/05 11:43

【盧麗蓮/綜合報導】綠鬣蜥是外來物種,近年在中南部快速繁殖,影響農作物和生態,市議員洪宗麒日前帶隊進行「屠龍行動」,大批人進入農地後,樹上「蜥如雨下」,成群的綠鬣蜥從樹上一隻隻掉落,數量驚人,慘變侏儸紀公園。屏東縣政府10月起針對萬丹、新園地區啟動「夜間巡捕,守護農民」專案,1個月就捕獲1600多隻,今年已移除2萬7468隻。

屏東樹上掉下眾多綠鬣蜥,如下「綠鬣蜥雨」,相當驚人。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zoomin
屏東樹上掉下眾多綠鬣蜥,如下「綠鬣蜥雨」,相當驚人。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分享 連結 下載App

由於綠鬣蜥夜間反應較慢,下腹部經燈光照射會出現螢光綠,巡捕綠鬣蜥多在夜間行動。屏東縣議員洪宗麒日前帶隊進行「屠龍行動」,燈光一照下,獵龍高手立刻看到綠鬣蜥身影,開始獵捕,綠鬣蜥一隻隻從樹上掉落,畫面如「下雨」,相當驚人。

洪宗麒表示,綠鬣蜥嚴重影響屏東農業生態,他曾看到一名80多歲的阿嬤,在烈陽下不肯離開,一問原因竟是「農田紅豆都快被綠鬣蜥吃光了」,得要在農田守著,令他心酸。

綠鬣蜥一隻隻從樹上掉落,畫面如「下雨」,相當驚人。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zoomin
綠鬣蜥一隻隻從樹上掉落,畫面如「下雨」,相當驚人。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80歲嬤的農田遭綠鬣蜥啃咬,一臉憂心。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zoomin
80歲嬤的農田遭綠鬣蜥啃咬,一臉憂心。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廣告

屏東已抓2萬隻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指出,近期適逢紅豆、毛豆等農作物種植季節,農民反映幼苗遭綠鬣蜥啃食,為防範綠鬣蜥造成農損,啟動「夜間巡捕,守護農民」專案,目前已執行13次、捕獲1662隻綠鬣蜥。除專案外,今年已移除2萬7468隻。

立委林國成指出,屏東縣獵捕綠鬣蜥的數量就逐年暴增,從2020年捕捉的8420隻、2021年抓了19733隻、2022年18000 隻,一直到2023年更是突破到3.3萬隻以上。至今曾執行呼籲民眾不要棄養、禁止人工繁殖綠鬣蜥、林務局自行捕捉、委託民間團體捕捉和發放獎金、農產品獎勵綠鬣蜥獵捕,但成效有限。

洪宗麒帶人「屠龍」。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zoomin
洪宗麒帶人「屠龍」。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綠鬣蜥是什麼?

綠鬣蜥 (美洲鬣蜥,學名:Iguana iguana),原產於中南美洲之陸域的爬蟲類動物,屬於大型蜥蜴,每次繁殖可產20-70顆卵,繁衍壽命相當快,成體偏好蔬果類食物,壽命可達10年。

為何大爆量

綠鬣蜥曾是熱門寵物,可能因業者繁殖後外逃或遭棄養,目前在台灣沒有天敵,加上南台灣的氣候非常適合其生長,是以在短短幾年間就在南台灣的野外快速繁衍,現已氾濫成災。

綠鬣蜥短短幾年間就在南台灣的野外快速繁衍,現已氾濫成災。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zoomin
綠鬣蜥短短幾年間就在南台灣的野外快速繁衍,現已氾濫成災。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有害外來種

行政院農委會2019年公告,美洲綠鬣蜥為「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陸域野生動物之種類」。

在台灣因無天敵且氣候合適,綠鬣蜥現已在野外快速建立族群,造成農業損失、破壞道路與河堤等基礎設施,壓縮本土物種生存空間,影響生態平衡等危害。綠鬣蜥尤其喜歡在堤防、河圳旁挖洞築巢,族群變大就可能造成堤防潰堤;綠鬣蜥也喜好吃植物的嫩芽,種植葉菜類的農田,常被綠鬣蜥一掃而空。

立委林國成指出,綠鬣蜥所產生的危害,包括因其挖土的習性可能損害河堤基礎設施,並造成農業、觀光、食物與生物安全威脅,帶來電線短路停電及道路塌陷或堤岸侵蝕等直接經濟損失,也會破壞植被並排擠我國原生物種之生存,影響本土原生態環境甚鉅。

綠鬣蜥為有害外來種。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zoomin
綠鬣蜥為有害外來種。翻攝自洪宗麒臉書

吃綠鬣蜥?專家不建議

屏東縣政府曾祭出抓一隻換500公克老鷹紅豆的獎勵,在民國109年就抓了7405隻。雖然坊間流傳著吃綠鬣蜥,看似就能解決生態危機,但其實綠鬣蜥有許多線蟲,並不建議食用。

看到怎麼辦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指出,民眾若在縣內發現綠鬣蜥,可撥打1999為民服務專線或1959動物保護專線告知發現地點、大約數量及周遭所在環境,如水溝旁、田地、草叢等,由縣府委託專業移除廠商派遣人員協助移除綠鬣蜥。

知新聞 Line 官方帳號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宇宙研究社有限公司
# 綠鬣蜥 # 屠龍 # 綠鬣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