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流感特效藥別自行亂吃!延誤就醫更慘 助長病毒抗藥性

生活 醫藥
2025/02/05 18:08
林芳如 文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S(徐熙媛)染流感併發肺炎猝逝於日本,接下來是228連假和櫻花季,許多民眾擔心出國旅遊就醫不便,於是自費買流感抗病毒藥備用,但感染症醫學會直言「不建議」,因民眾未必能正確分辨疾病,假如是細菌性肺炎卻誤認為流感,吃錯藥沒效還延誤就醫,提高重症死亡風險,也讓病毒產生抗藥性助長突變。

分享 連結 下載App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左起)、秘書長王振泰不建議民眾未經醫師診斷,擅自服用流感抗病毒藥。林芳如攝 zoomin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左起)、秘書長王振泰不建議民眾未經醫師診斷,擅自服用流感抗病毒藥。林芳如攝

近來不少民眾擔心出國就醫不便或醫療費用高昂,先到國內醫療院所自費買流感抗病毒藥物,準備帶出國預防性投藥或出現疑似流感症狀時服用。然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三總感染科醫師張峰義不建議這麼做,因為一般民眾未必能正確分辨疾病症狀,吃錯藥不僅沒效,最擔心延誤就醫導致重症或死亡。

張峰義舉例,細菌性肺炎也會出現咳嗽、發燒症狀,若民眾誤以為是流感,自行服用流感抗病毒藥物,延誤就醫的話,細菌性肺炎會引發敗血症。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也可能是黴漿菌感染,所以儘管在國外就醫不變且醫療費用高額,他還是建議去當地醫院就醫,否則病情嚴重又吃錯藥,風險更高。

張峰義呼籲,出國前就要規劃好在國外生重病該如何就醫,是否要先買好醫療保險,已經身體不舒服就不要堅持出國,才能降低出國旅遊風險。

流感抗病毒藥物副作用主要是腸胃道不舒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王振泰指出,克流感是一天吃兩次要且連續吃五天,特別是吃到第三、第四天容易有腸胃道不適,沒有症狀的民眾不需要預防性吃流感抗病毒藥,只有醫院病房或長照機構出現群聚感染才會預防性投藥。

王振泰說,最怕不是副作用,而是擔心太多人沒流感卻預防性投藥,或者不是流感吃錯藥導致病毒產生抗藥性,過度使用抗病毒藥會促進病毒突變,所以民眾不需要預防性囤積流感抗病毒藥物,有呼吸道症狀應該就醫確診。

此外,如果沒確診流感的民眾一窩風囤抗病毒藥物將會產生排擠效應,王振泰憂心,臨床上急需抗病毒藥物的流感病人恐無法立即有藥可用,強調抗病毒藥物是醫師處方藥,就醫確診流感再使用抗病毒藥物比較妥當。

廣告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知新聞年度報導
# 流感 # 抗病毒藥物